hello大家好,今天小編來為大家解答以下的問題,陸遊經典詩詞賞析,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陸遊是南宋時期的一位傑出詩人,他的詩詞作品以其深沉的情感、辛酸的曆史背景和對人生的思考而聞名。以下將對陸遊的幾首經典詩詞進行賞析。

陸遊經典詩詞賞析

陸遊的《秋夜將曉何處去》描繪了一個孤獨而寂寞的秋夜景象。詩人以夜晚的寂靜和草木凋零的景象來表達內心的孤獨與寂寞。詩中的“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更是表達了對逝去的友誼和曾經的輝煌的懷念之情。

陸遊的《江城子·密州出獵》在描寫山水景色的抒發了對家園的思念之情。詩中的“萬山紅遍,層林盡染,野徑雲俱黑。”描繪了秋天山間的美景,而“落日樓頭,斷鴻聲裏,沉吟放旆”則傳遞了對離鄉難別之苦。這種對故鄉的思念與對家園的眷戀,深深地觸動了讀者的心弦。

陸遊的《赤壁懷古》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經典之作。詩中的豪情壯誌、對英雄人物的讚美以及對曆史的思考,無不展示了陸遊的深厚情感和卓越才華。尤其是“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一句,表達了對曆史上英雄人物的敬意以及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陸遊的經典詩詞以其獨特的風格和藝術魅力,打動了無數讀者的心靈。他深刻的情感、辛酸的曆史背景以及對人生和社會的思考,使得他的作品具有了深遠的影響力。通過賞析陸遊的經典詩詞,我們更能理解他作為一位文化名人的地位,也能感受到他在文學史上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陸遊經典詩詞賞析

《花時遍遊諸家園之二》 南宋.陸遊 為愛名花抵死狂, 隻恐風日損紅芳。 綠章夜奏通明殿, 乞借春陰護海棠。 賞析: 陸遊獨自一人,守著一身的寂寞,又去溪畔看那一樹西府海棠,恰遇雨絲綿長,倏忽濕了他空落的眼神,歸來後,那一袖的清香便也入了夢。夢裏,細雨瀟瀟、霧氣暗湧,唐琬一襲素裙飄飛、明眸半攏,於月下斜倚海棠,等待遠處雨巷走出撐著油紙傘的他。枝梢上,那一抹淺淺的粉,那一抹淡淡的紅,恰似她前世的顏色,瞬間浸透了憂傷。 《芳華樓夜飲二首之一》 南宋.陸遊 結客追遊亦樂哉! 城南城北古池台。 香生赭汗連錢馬, 光溢金船撥雪醅。 難覓長繩縻日住, 且憑羯鼓喚花開。 一春政使渾無事, 醉到清明得幾回? 賞析: 窗外,幾片落紅隨溪去,東流逝,不複返,相思亦隻剩下一夜的縫隙,不能再。若是時光能懂得,彼此之間尚存一絲情意,哪怕是輕舟之上的餘溫,也能暖了彼此的笑靨,夢醒後,訣別的話終是讓人望而卻步,縱然心有纏綿繾綣的柔情,也敵不過那支離破碎的殘影。 《夜步》 南宋.陸遊 市人莫笑雪蒙頭, 北陌南阡信腳遊。 風遞鍾聲雲外寺, 水搖燈影酒家樓。 鶴歸遼海逾千歲, 楓落吳江又一秋。 卻掩船扉耿無寐, 半窗落月照清愁。 賞析: 寂夜,輕撫思念的琴弦,宛如行雲流水,推動心海泛舟,蕩漾深情許許。回首,空氣裏彌漫著優美的旋律,雨滴敲窗似斷還續,點點滴滴,仿佛落在心頭,似矯情的姿態撥響一曲幽婉的心弦,那些個流連於彼岸的梵唱,不經意間便輕巧地掩蓋了紅塵的淒婉,醉了他冷落的眉眼。 《菊枕二首》 南宋.陸遊 采得黃花作枕囊, 曲屏深幌悶幽香。 喚回四十三年夢, 燈暗無人說斷腸! 少日曾題菊枕詩, 囊編殘稿鎖蛛絲。 人間萬事消磨盡, 隻有清香似舊時! 賞析: 身在萬丈紅塵,始終逃脫不了絲絲纏繞的情結。寒川歲月,誰的淚滴灑在逝水青春上,顆顆沾濕衣襟,許是脆弱的心靈經不起絲毫善意的謊言,於此,每一次她的用心良苦換來的隻是他無休無止的糾纏。風從不問飄去的方向,她亦不言內心的苦澀,從相聚到離別,都是無聲無息。 《沈園二首》 南宋.陸遊 城上斜陽畫角哀, 沈園非複舊池台。 傷心橋下春波綠, 曾是驚鴻照影來。 夢斷香消四十年, 沈園柳老不吹綿。 此身行作稽山土, 猶吊遺蹤一泫然。 賞析: 多少個寒夜孤衾,相伴著窗外一彎月明,照進來,灑落一地無人收拾的思念,想著她是如何過,又怕想她是如何過,多少離愁、多少矛盾在進退兩難的掙紮裏,化成一把沉沉的心鎖,緊鎖住他眉間心上,鎖住他一生的歡愉。 《春遊》 南宋.陸遊 沈家園裏花如錦, 半是當年識放翁。 也信美人終作土, 不堪幽夢太匆匆。 賞析: 一聲宛轉的悲啼,讓她從落日的餘暉中看到他神傷的淚眼。他還是那樣英俊、那樣飄逸,然而清瘦的麵龐卻遮蓋了他往日的神采奕奕和所有的自信。他不再年輕、不再健壯,一襲暗淡的紗衫留給她無盡的悲涼與遐想。 《十二月二日夜夢遊沈氏園亭二首》 南宋.陸遊 路近城南已怕行, 沈家園裏更傷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 綠蘸寺橋春水生。 城南小陌又逢春, 隻見梅花不見人。 玉骨久成泉下土, 墨痕猶鎖壁間塵。 賞析: 愛,從來沒有理由,從遇見的那一刻起,她,就注定是他今生最美麗的傳奇。夢裏迂回,她眸中的不舍、她眸中的似水柔情,總是那樣輕易地穿越他經年的心事,在他的夢裏,如沉香漫過。

陸遊的經典詩詞

陸遊——《釵頭鳳》

紅酥手,黃滕酒①, 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②。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③鮫綃④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⑤能托。莫、莫、莫!注釋:1黃滕酒:黃紙封口的酒。2 離索:離散獨居。3 浥:沾濕,4 鮫綃:代指絲帕。5 錦書:寫滿相思的情書。賞析:誰道最是離恨苦?相逢時更添上一重哀怨之情,往日歡情已被東風吹散,景物依舊徒增煩惱,一懷愁緒無處交托,空餘下一又疊聲的一感慨,一疊聲的哽咽,二字一頓,心中數年的思念剛要湧出又和著淚吞下,可謂是字字見血,相對無言,欲言又止,這份深情這份憾恨沈園舊地豈又能承載得住了。

具體的範文模板

鏈接:https://pan.baidu.com/s/1eJK_HqhFi62suuDz9bHhtA

?pwd=ja93 提取碼: ja93

8句陸遊的經典詩詞

一、描寫陸遊的詩

1.褚師的二首《紹興古城》

沈園增補至今存,豈為釵頭兒女恩?

鐵馬金戈千古夢,時常驚醒後來人。

冬雨飄疏步亦慵,無朋無友伴蒼穹。

石青水碧尋覓盡,誰是當年陸放翁?

2.《讀陸放翁集》

詩界千年靡靡風,兵魂銷盡國魂空。

集中十九從軍樂,亙古男兒一放翁。

3.南宋人戴複古的《讀放翁先生劍南詩草》:

茶山衣缽放翁詩,南渡百年無此奇。入妙文章本平澹,等閑言語變瑰琦。

三春花柳天裁剪,曆代興衰世轉移。李杜陳黃題不盡,先生模寫一無遺。

4.陳三立的《陸靄堂求題其遠祖放翁遺像》:

陶集衝夷中抗烈,忠義從今欲語誰。道家儒家出遊俠,放翁孤抱頗似之。

皆奇男子無分別,可憐垂死望王師。曆劫天留團扇麵,起扶名教與論詩。二、陸遊簡介

陸遊(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尚書右丞陸佃之孫,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

陸遊一生筆耕不輟,詩詞文具有很高成就。其詩語言平易曉暢、章法整飭謹嚴,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鬱悲涼,尤以飽含愛國熱情對後世影響深遠。詞與散文成就亦高,宋人劉克莊謂其詞“激昂慷慨者,稼軒不能過”。有手定《劍南詩稿》85卷,收詩9000餘首。又有《渭南文集》50卷、《老學庵筆記》10卷及《南唐書》等。書法遒勁奔放,存世墨跡有《苦寒帖》等。

陸遊留下的經典詩詞

1、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譯文:本來就知道人死去了就什麼也沒有了。隻是為沒有親眼看到中國的統一而感到悲傷。) 2、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譯文:朝廷的軍隊收複北方領土的那一天,在家裏祭祀祖先的時候,不要忘記{把這件事情}告訴你們的父親。) 3、默讀《示兒》,想想表達詩人怎樣的情感? l 畫句子。( 表達詩人情感的詩句 ) l 體會情感: 《示兒》表達了詩人恢複中原、統一國家至死不變的愛國願望。

陸遊(1125一1210年),字務觀,號放翁,是我國傑出的愛國詩人。在他的一生和他九千多首詩中,始終貫串和洋溢著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從而形成了他詩歌創作的最顯著的特色,奠定了他在祖國詩壇上的崇高地位。他在臨終前寫的《示兒》詩,更是一首感人至深、傳誦千古的名作: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譯成現代漢語就是:

我本來知道,當我死後,人間的一切就都和我無關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沒能親眼看到祖國的統一。 當大宋軍隊收複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來之時,你們舉行家祭,千萬別忘把這好消息告訴你們的老子!

這首詩是陸遊的絕筆。他在彌留之際,還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貴族霸占著的中原領土和人民,熱切地盼望著祖國的重新統一,因此他特地寫這首詩作為遺囑,諄諄告誡自己的兒子。從這裏我們可以領會到詩人的愛國激情是何等的執著、深沉、熱烈、真摯!無怪乎自南宋以來,凡是讀過這首詩的人無不為之感動,特別是當外敵入侵或祖國分裂的情況下,更引起了無數人的共鳴。 陸遊所處的時代,正是我國曆史上民族矛盾異常尖銳的時代。在十二世紀初,我國東北地區的女真族建立了金國。在陸遊出生後的第二年,金國占領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市);第三年把徽、欽二帝擄去,北宋亡國。而當欽宗之弟趙構逃到南方,在臨安(今浙江杭州市)建立了政權之後,不但不發憤圖強,收複失地,反而任命臭名昭著的漢奸秦檜做宰相,一意向金人屈膝求和。紹興十二年(1142年)和議告成,趙構競無恥到向金國皇帝自稱臣子,並答應每年獻銀二十五萬兩、絹二十五萬匹,跟金人劃淮水為界。從此北方的大好河山淪為金人的領土,北方的廣大人民橫被金人奴役,而南宋小朝廷也隻是偏安一隅,在敵人的威脅壓榨下苟延歲月。後來宋孝宗趙眘與金簽訂的“隆興和議”及寧宗趙擴與金簽訂的“開禧和議”,照舊屈辱求和。這種局麵,當然是一向反對民族壓迫的廣大漢族人民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在這一曆史時代,不知有多少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挺身而出,展開了不屈不撓的鬥爭,而陸遊則是他們在文學戰線上的傑出代表。 陸遊一生經曆了北宋的末年和南宋的前半期。由於幼年在敵人入侵下倉皇逃難,以及家庭和親友的愛國言論的啟發教育,陸遊對當時的嚴重民族災難有著極其深刻的感受,因而早在青少年時期,就在心靈深處埋下了愛國複仇的種子。此後無論在朝廷和地方做官,到川、陝前線從軍,直至晚年在紹興老家閑居,這顆種子生根、發芽、挺幹、開花,雖然不斷遭到風雨的摧殘,卻也不斷地成長壯大,並且終於結滿豐碩的果實。清朝詩人趙翼的《甌北詩話》中有一段話,說得十分概括,他說: 放翁十餘歲時,早已習聞先正之緒言,遂如冰寒火熱之不可改易;且以《春秋》大義而論,亦莫有過於是者,故終身守之不變。入蜀後在宣撫使王炎幕下,經臨南鄭,瞻望鄠、杜,誌盛氣銳,真有唾手燕、雲之意,其詩之言恢複者十之五六。出蜀以後,猶十之三四。至七十以後,……是固無複有功名之誌矣,然其《感中原舊事》雲:“乞傾東海洗胡沙”,《老馬行》雲:“中原旱蝗胡運衰,王師北伐方傳詔,一聞戰鼓意氣生,猶能為國平燕趙”,則此心猶耿耿不忘也。臨歿猶有“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之句,則放翁之素誌可見矣。 這裏所謂“十之五六”,“十之三四”,隻是粗略的統計,而且隻是從數量上、表麵上來看的;然而即此也可見陸遊的“素誌”是一貫的,是自少至老曆久不渝的。尤其這首《示兒》詩是他生命終點所爆發出的愛國火花,也可看做他一生愛國思想及詩作的總結。 曆代文人,凡是讀過《示兒》詩的無不為之感動。早在南宋當時,劉克莊就有一首絕句說:

不及生前見虜亡,放翁易簀憤堂堂。遙知小陸羞時薦,定告王師入洛陽! 這是1234年金朝被蒙古族滅亡之後,南宋政府從淮西調兵進駐開封城內,並從開封分兵收複了洛陽之後,劉氏在興奮之際,想到陸遊的子孫一定會遵從他的遺囑,把這個好消息祭告“乃翁”的。但是好景不長,那個歌舞湖山、奸臣當道的南宋小朝廷連暮氣已深的金兵尚且不能抵抗,更何況這“方張之寇”的蒙古大軍呢?多虧廣大愛國軍民奮起阻擊,才使得這個風雨飄搖的政權又延續了四十多年。這時南宋遺民林景熙寫了一首《讀陸放翁詩卷後》,詞意極為沉痛,其末四句雲:

青山一發愁蒙蒙,幹戈況滿天南東。來孫卻見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這是說,陸遊臨終時以不見“九州同”為憾事,現在他的孫子們卻看到了種這局麵,但是統一中國的不是宋王朝,而是新興的元帝國,這樣的消息在家祭時怎樣告訴他老人家呢?以上所舉兩首詩,前一首洋溢著“漫卷詩書喜欲狂”的激情,後一首抒發了“亡國之音哀以思”的悲痛,一喜一悲,都是由《示兒》詩引發的。他們的愛國熱情與陸遊息息相通。 其他評述陸詩而特別提到《示兒》這首的,就我所見,不下三十餘家(請參看我與孔繁禮同誌同纂的《陸遊研究資料彙編》),或者說它有宗譯“三呼渡河”之意,或者說它與杜甫“一飯不忘”的忠君愛國相同,也有讀後歎息泣下的,也有作詩同情寄慨的。足見這首詩情真語摯,感人之深! 但是以上諸人,大都是受了此詩的感染而引起共鳴,卻未暇對它的內容作細致的分析。值得參考和向讀者推薦的,要數當代朱自清先生的《愛國詩》一文。在這篇文章裏,他把我國古典詩歌中的愛國詩分為三個項目:一是忠於一朝,也就是忠於一姓;歌詠那勇敢殺敵的將士;再對異族的同仇。並指出第三項以民族為立場,範圍更為廣大。他認為陸遊“雖做過官,他的愛國熱誠卻不僅為了趙家一姓。他曾在西北從軍,加強了他的敵愾。為了民族,為了社稷,他永懷著恢複中原的壯誌。”因此在曆代愛國詩中,他特別推崇這首《示兒》詩,並對它做了具體的分析: 《示兒》詩是臨終之作,不說到別的,隻說“北定中原”,正是他的專一處。這種詩隻是對兒子說話,不是什麼遺疏遺表的,用不著裝腔作勢,他盡可以說些別的體己的話;可是他隻說這個,他正以為這是最體己的話。詩裏說“元知萬事空”,萬事都擱得下;“但悲不見九州同”,隻這一件擱不下。他雖說“死去”,雖然“不見九州同”,可是相信“王師”終有“北定中原日”,所以叮囑他兒子“家祭無忘告乃翁”!教兒子“無忘”,正見自已的念念不“忘”。這是他的愛國熱誠的理想化;這理想便是我們現在說的“國家至上”的信念的雛形。……過去的詩人裏,也許隻有他才配稱為愛國詩人。(見《朱自清選集》,1952年開明書店版) 朱自清本人也是一個深情的愛國者,新、舊詩都作得很好,所以他對陸遊其人其詩的分析是深具慧心的。他從《示兒》詩中看到陸遊“愛國熱誠的理想化”,換言之,也就是陸遊愛國思想的進步性和它所達到的高度。關於這一點,我們還可以進一步略加說明和補充:第一,陸遊熱愛祖國是和他熱愛人民的思想感情緊密結合的,既包括對“忍死望恢複”的中原“遺民”的深切懷念,也包括對“歲輦金幣輸胡羌”的南宋老百姓的同情與哀憫。他對祖國不可分割的北方大好河山的係念,如“三萬裏之黃河”和“五千仞之太華”,以及“兩京宮闕”等等。再則是他對民族語言和整個民族文化的愛護,惟恐在異族的長期統治下遭到破壞與同化,以致“東都兒童作胡語”,甚至整個第二代都“羊裘左其衽”,改變了漢族的生活習慣,忘記了自己祖先的傳統(有關例證,詳見拙著《陸遊傳論》下編第四章)。這些才是他“但悲不見九州同”和熱盼“北定中原日”的主要原因,也是他愛國思想的根本內容。列寧說:“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的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其中包括對家鄉、對祖國和對自己的人民、對優秀傳統的愛。陸遊詩裏所表現的思想感情正是這些。因此朱文聲稱:“過去的詩人裏,也許隻有他才配稱為愛國詩人”,這個評價雖顯得過於強調,有抹殺他人之嫌,但為了指出特色,我們應該承認這是十分中肯而且公允的。 《示兒詩》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距陸遊寫出他的《示兒詩》雖已過去七、八百年,但詩中所表現的愛國熱誠,仍然催人淚下,發人深省。“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這首詩裏“但悲不見九州同”的哀音,對祖國統一,認同回歸,仍然是一個有力的呼喚!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賞析 【原文】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 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 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 便下襄陽向洛陽。 【今譯】 劍門關外忽然聽說官軍收複薊北, 乍聽到止不住的淚水灑滿了衣裳。 回頭看妻兒的愁容不知去了何方, 胡亂收拾著詩書不由得欣喜若狂。 白日裏引吭高歌嗬且須縱情飲酒, 春光正好伴我返回那久別的故鄉。 立即動身穿過了巴峽再穿過巫峽, 然後經過襄陽再轉向那舊都洛陽。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唐代詩人。字子美,河南府鞏縣(今河南鞏義市)人。杜甫生逢開元盛世及安史之亂,一生顛沛流離,曆盡磨難,他的詩廣泛地記載了這一時期的現實生活,被人稱為“詩史”。杜甫擅長各種詩體,詩風沉鬱頓挫,對後世有很大的影響。 【注釋】 官軍:唐王朝軍隊。 收:收複。 河南河北:泛指黃河以南以北地區,相當於今河南、河北、山東一帶。 劍外:劍門關之外,即今四川劍南一帶。 薊北:今河北省北部。當時為安、史叛軍根據地。 初聞:乍聽到。 涕淚:眼淚。 卻看;回頭看。 漫卷:胡亂地卷起。 縱酒:縱情飲酒。 青春:春天。 巴峽:在今重慶市東的嘉陵江上。 巫峽:在今四川省巫山縣東。 襄陽:在今湖北省襄樊市。 【賞析】 這首詩是杜甫流落到梓州時所作。這一年杜甫52歲,由於安史之亂而漂泊到劍門之外已是第五個年頭,杜甫無時不期望著能夠平息叛亂,葉落歸根。突然他聽說官軍收複了薊北,喜極而泣,不能自抑。作者用了“忽傳”、“初聞”、“卻看”、“漫卷”四個連續動作,把驚喜心情有表達得淋漓盡致。而在“即從”、“穿”、“便下”、“向”這四個富有動感節奏的描述中,作者想象著自己仿佛已經穿過巴峽、巫峽,路過襄陽、洛陽,回到了夢寐以求的家鄉。後人說:“此詩句句有喜躍意,一氣流注,而曲折盡情,絕無妝點,愈樸愈真”,此詩是老杜“生平第一首快詩”,如此等等,都是非常精當的評語。

盤點陸遊十首經典詩詞

陸遊最有名的十首詩詞如下:

1、《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2、《冬夜讀書示子聿》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3、《遊山西村》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4、《卜算子·詠梅》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隻有香如故。

5、《訴衷情·當年萬裏覓封侯》

當年萬裏覓封侯,匹馬戍梁州。

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

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6、《劍門道中遇微雨》

衣上征塵雜酒痕,遠遊無處不消魂。

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

7、《釵頭鳳·紅酥手》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牆柳。

東風惡,歡情薄。

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

桃花落,閑池閣。

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文章到此結束,如果本次分享的陸遊經典詩詞賞析的問題解決了您的問題,那麼我們由衷的感到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