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言五首其三》是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五首放言詩之一

欲窮千裏目,更上一層樓。

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

唯聞女歎息,問何時歸。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裏,何處春江無月明!

五首詩中的第三首以寫景為主題,描繪了五種不同的景色。首句“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以自然景觀為背景,表達了大自然的浩渺壯麗之美。“欲窮千裏目,更上一層樓”,則呼喚人們要有進取心,不斷追求更高更廣的境界。

第二首描述了白居易尋找自己愛人的場景。追求者尋找愛人千百次,卻總是在燈火闌珊處找到她。這是一種描寫長久守望的浪漫情景,表達了對愛人堅定不移的追求。

第三首以木蘭當戶織為主題,描述了木蘭辛勤勞作的場景。詩人通過表現木蘭專注於工作,而忽略了周圍的喧囂聲音,來表達一種責任與勤勞的精神。

第四首詩寫的是停駐車輛,享受楓林美景的情景。作者將落葉紅得如花爛漫的景色與早春時節聯係在一起,表現了思想的超越和對美的追求。

最後一首詩以春江潮水與明月為素材,描繪了海上明月的壯麗景象。通過對春江潮水與明月的描繪,詩人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與壯美,表達了對無窮無盡的美麗景物的讚美。

《放言五首其三》以其多樣的景色與情感描寫,將讀者帶入到一個既壯美又悠遠的自然與情感的世界。這些描繪兼具深意,富有意境,堪稱白居易詩歌創作的傑作。

周處知錯

周處,春秋時期人物,是魯國的一位賢臣。他為人聰明睿智,深受魯國君王的器重。他一次的錯誤判斷給他帶來了沉重的責任和悔恨。

當時,魯國正麵臨著強大的齊國的侵略。君王信任周處的才智,便委以重任,讓他擔任魯國的軍事將領,以抵禦齊國的進攻。周處懷著對國家的忠誠和責任感,全力以赴,帶領魯國軍隊奮勇抵抗。

在一次重要軍事決策中,周處犯下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他誤判了戰局,做出了不利於魯國的決策。這個錯誤導致了魯國軍隊的重大損失,戰局對魯國而言變得非常糟糕。周處自覺犯了大錯,深感內疚和愧疚,他迫切需要向君王和國家道歉和認錯。

於是,周處向君王請罪,毫不推諉地坦白了自己的錯誤,並表示願意承擔責任。君王本想因為這次錯誤處罰周處,但看到他真誠悔過的態度,最終決定寬大處理,給周處一個機會挽回過失。

周處決心從自己的錯誤中吸取教訓。他積極參與軍事會議,向君王獻計獻策,幫助魯國重新規劃戰略,穩定士氣,並最終取得了對齊國的重要勝利。

周處的錯誤讓他深刻認識到責任和謙虛的重要性。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向君王和國家證明了自己的改過之心。他的勇敢和誠實贏得了君王和人民的尊重。周處不僅成為魯國的忠臣,也成為後人所敬仰的楷模。

正如古人所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周處的故事告訴我們,當我們犯錯誤時,應該勇於麵對,虛心接受批評,積極糾正過失。隻有通過認錯與改過,我們才能真正成長和進步。

周處的故事至今為人們所傳頌,他的悔過之心和勇敢改過的表現,給我們樹立了榜樣。不論在什麼時代,這種寬容和勇於認錯的品質都是我們應該去追求和崇尚的。

春雪古詩翻譯全文翻

春雪,是大自然的禮遇,是四季交替的信號。古詩《春雪》通過美麗的文字描繪了春天帶來的大自然的變化和生機勃勃的景象,是中國古代文人飽含深情的創作。

《春雪》全文翻譯如下: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春雪,如白玉灑遍大地,裝點著如畫的春天。在這萬物蘇醒的季節裏,婀娜多姿的綠絲絛將厚實的枝幹包裹得嬌柔動人。春風輕拂,像剪刀般修剪樹葉的樣子,不知道是哪位巧手裁剪出這些細葉。

試看那樹披露著春雪,如同一位婀娜的少女,靜靜地倚立在大地上。她的身姿高挺,嬌柔的枝幹伸展向天空,仿佛要將春雪與藍天相擁。這春雪如絲如絛,潔白無瑕,染上了春的氣息與溫暖。

轉過身來,眺望那細葉如綠絲絛般垂落,猶如一首無言的詩。這些葉片細膩而幼嫩,輕輕搖曳,仿佛在和風嬉戲,讓人忍不住想伸手拂過,感受那一絲絲的柔軟。

在春風的吹拂下,這些樹葉翩翩起舞,亦如一群歡樂的精靈。它們跳躍、旋轉著,似乎在與春天對話,讓人沉浸在這片翠綠色的海洋中。

春雪,是大自然的饋贈,是春天的禮遇。它用細膩嬌美的形態,點綴著大地,點燃著人們的希望和激情。讓我們一同感受春雪的美麗,與大自然相融,共同迎接春天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