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本站的小編子芊,今天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兒童古詩三百首(冷門又驚豔的唐詩)的相關知識,希望能解決您的疑問,我們的知識點較多,篇幅較長,還希望您耐心閱讀,如果有講得不對的地方,您也可以向我們反饋,我們及時修正,如果能幫助到您,也請你收藏本站,謝謝您的支持!

兒童古詩三百首是一本冷門又驚豔的唐詩集。這本詩集中收錄了許多古代優秀的兒童詩歌,讓我們的童年更加豐富多彩。

兒童古詩三百首(冷門又驚豔的唐詩)

在兒童古詩三百首的世界裏,我們可以看到一幅幅美麗動人的圖畫。比如《春曉》這首詩,作者孟浩然用簡潔明快的筆觸描繪了春天的美景,讓人仿佛看到了那一片飽滿的綠色。而《登鸛雀樓》這首詩,則把我們帶到了一座高樓之巔,讓我們可以俯瞰整個大地,領略到它的廣闊和壯麗。

除了描繪大自然的美景,兒童古詩三百首還富有教育意義。比如《讀書郎》這首詩,它告訴我們讀書的重要性,勉勵我們要努力學習。而《詠鵝》這首詩,則教導我們要善待動物,愛護生命。

兒童古詩三百首的語言優美流暢,朗朗上口。詩中的字句質樸卻又充滿了哲理,讓人在朗誦中領悟到人生的真諦。這本書不僅可以培養孩子對詩歌的興趣,還可以幫助他們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力。

兒童古詩三百首讓我們更加熱愛古代詩歌,也更加熱愛我們的祖國。通過朗誦這些古詩,我們可以了解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中華民族的千年文明。這本書是我們成長路上的一座燈塔,指引著我們追尋美的方向。

兒童古詩三百首,冷門又驚豔,它是一本讓人愛不釋手的唐詩集。希望每個孩子都能讀一讀這本書,感受古代詩歌的魅力,培養對文學的熱愛,讓我們的童年更加豐富多彩。

兒童古詩三百首(冷門又驚豔的唐詩)

一、《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譯文:一個人獨自在他鄉作客,每逢節日加倍思念遠方的親人。遙想兄弟們今日登高望遠時,頭上插滿茱萸隻少我一人。

二、《涼州詞》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譯文: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滿在夜光杯之中,正要暢飲時,馬上琵琶也聲聲響起,仿佛催人出征。如果醉臥在沙場上,也請你不要笑話,古來出外打仗的能有幾人返回家鄉?

三、《早發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譯文:清晨告別五彩雲霞映照中的白帝城,千裏之遙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達。兩岸猿聲還在耳邊不停地回蕩,輕快的小舟已駛過萬重青山。四、《江南逢李龜年》

唐·杜甫

岐王宅裏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譯文:當年我經常在岐王與崔九的住宅裏見到你並聽到你的歌聲。現在正好是江南風景秀美的時候,在這暮春季節再次遇見了你。

五、《回鄉偶書》

唐·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譯文:年少時離鄉老年才歸家,我的鄉音雖未改變,但鬢角的毛發卻已經疏落。家鄉的兒童們看見我,沒有一個認識我。他們笑著詢問我:你是從哪裏來的呀?

兒童古書三百首

本文是為大家整理的《兒童唐詩三百首:聽蜀僧浚彈琴·李白》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夠喜歡!【作品簡介】《聽蜀僧浚彈琴》由李白創作,被選入《唐詩三百首》。這首詩是寫作者聽蜀地一位和尚彈琴,極寫琴聲之入神。開頭兩句,寫他來自故鄉四川,表達對他的傾慕。頷聯寫彈琴,以大自然的萬壑鬆濤聲作比,令人感到琴聲之不凡。頸聯寫琴聲蕩滌胸懷,使人心曠神怡,回味無窮。尾聯寫聚精會神聽琴,而不知時日將盡,反襯彈琴之高妙誘人。全詩一氣嗬成,勢如行雲流水,明快暢達。這首詩在讚美琴聲美妙的也寓有知音的感慨和對故鄉的眷戀。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唐詩三百首欄目。這首詩寫聽琴,並沒有著重寫彈奏技巧和琴聲,而是把重點放在描寫聽者(或作者自己)的感受上,從側麵表現了音樂的高妙。頸聯兩處使用典故,伯牙與鍾子期的故事點明了自己也是通曉音律之人,“霜鍾”和傳說點明物候時令,這兩處的用典還有更深層的寓意是作者具有濟蒼生的抱負,也期待著同樣能得到人生的知音。【原文】《聽蜀僧浚彈琴》作者:李白蜀僧抱綠綺,西下峨嵋峰。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鬆。客心洗流水,餘響入霜鍾。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注解】⑴蜀僧濬:即蜀地的僧人名濬的。有人認為“蜀僧濬”即李白集中《贈宣州靈源寺仲濬公》中的仲濬公。綠綺:琴名。晉傅玄《琴賦序》:“楚王有琴曰繞梁,司馬相如如有綠綺,蔡邕有焦尾,皆名器也。”司馬相如是蜀人,這裏用“綠綺”更切合蜀地僧人。⑵峨嵋:山名,在今四川省峨嵋縣。⑶一:助詞,用以加強語氣。揮手:這裏指彈琴。嵇康《琴賦》:“伯牙揮手,鍾期聽聲。”⑷萬壑鬆:指萬壑鬆聲。這是以萬壑鬆聲比喻琴聲。琴曲有《風入鬆》。壑:山穀。這句是說,聽了蜀僧濬的琴聲好像聽到萬壑鬆濤雄風。⑸“客心”句是說,聽了蜀僧濬彈的美妙琴聲,客中鬱結的情懷,像經過流水洗了一樣感到輕快。客:詩人自稱。流水:《列子·湯問》:“伯牙鼓瑟,誌在高山,鍾子期曰:‘峨峨然若泰山;’誌在流水,曰:‘洋洋乎若江河。’子期死,伯牙絕弦,以無知音者。”這句詩中的“流水”,語意雙關,既是對僧濬琴聲的實指,又暗用了伯牙善彈的典故。⑹餘響:指琴的餘音。霜鍾:指鍾聲。《山海經·中山經》:豐山“有九鍾焉,是知霜鳴。”郭注:“霜降則鍾鳴,故言知也。”這句詩是說琴音與鍾聲交響,也兼寓有知音的意思。⑺“碧山”句是說,因為聽得入神,不知不覺天就黑下來了。⑻秋雲:秋天的雲彩。暗幾重:意即更加昏暗了,把上句“暮”字意伸足。【韻譯】四川僧人抱彈名琴綠綺,他是來自巴蜀的峨嵋峰。他為我揮手彈奏了名曲,好象聽到萬壑鬆濤雄風。高山流水音調一洗情懷,嫋嫋餘音融入秋天霜鍾。不知不覺青山已披暮色,秋去也似乎暗淡了幾重!【評析】這首五律寫的是聽琴,聽蜀地一位法名叫濬的和尚彈琴。開頭兩句:“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說明這位琴師是從四川峨眉山下來的。李白是在四川長大的,四川綺麗的山水培育了他的壯闊胸懷,激發了他的藝術想象。峨眉山月不止一次地出現在他的詩裏。他對故鄉一直很懷戀,對於來自故鄉的琴師當然也格外感到親切。所以詩一開頭就說明彈琴的人是自己的同鄉。“綠綺”本是琴名,漢代司馬相如有一張琴,名叫綠綺,這裏用來泛指名貴的琴。“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簡短的十個字,把這位音樂家寫得很有氣派,表達了詩人對他的傾慕。二三句正麵描寫蜀僧彈琴。“揮手”是彈琴的動作。嵇康《琴賦》說:“伯牙揮手,鍾期聽聲。”“揮手”二字就是出自這裏的。“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鬆”,這兩句用大自然宏偉的音響比喻琴聲,使人感到這琴聲一定是極其鏗鏘有力的。“客心洗流水”,這一句就字麵講,是說聽了蜀僧的琴聲,自己的心好象被流水洗過一般地暢快、愉悅。但它還有更深的含義,其中包涵著一個古老的典故。《列子·湯問》:“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誌在登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誌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這就是“高山流水”的典故,借它,表現蜀僧和自己通過音樂的媒介所建立的知己之感。“客心洗流水”五個字,很含蓄,又很自然,雖然用典,卻毫不艱澀,顯示了李白卓越的語言技巧。下麵一句“餘響入霜鍾”也是用了典的。“霜鍾”關於《山海經·中山經》:“豐山……有九鍾焉,是知霜鳴。”郭璞注:“霜降則鍾鳴,故言知也。”“霜鍾”二字點明時令,與下麵“秋雲暗幾重”照應。“餘響入霜鍾”,意思是說,音樂終止以後,餘音久久不絕,和薄暮時分寺廟的鍾聲融合在一起。《列子·湯問》裏有“餘音繞梁?,三日不絕”的話。宋代蘇東坡在《前赤壁賦》裏用“餘音嫋嫋,不絕如縷”,形容洞簫的餘音。這都是樂曲終止以後,入迷的聽者沉浸在藝術享受之中所產生的想象。“餘響入霜鍾”也是如此。清脆、流暢的琴聲漸遠漸弱,和薄暮的鍾聲共鳴著,這才發覺天色已經晚了:“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詩人聽完蜀僧彈琴,舉目四望,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青山已罩上一層暮色,灰暗的秋雲重重疊疊,布滿天空。感覺時間過得真快。 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唐詩三百首欄目。唐詩裏有不少描寫音樂的佳作。白居易的《琵琶行》用“大珠小珠落玉盤”來形容忽高忽低、忽清忽濁的琵琶聲,把琵琶所特有的繁密多變的音響效果表現了出來。唐代另一位詩人李頎有一首《聽安萬善吹觱篥歌》,用不同季節的不同景物,形容音樂曲調的變化,把聽覺的感受訴諸視覺的形象,取得很好的藝術效果。李白這首詩描寫音樂的獨到之處是,除了“萬壑鬆”之外,沒有別的比喻形容琴聲,而是著重表現聽琴時的感受,表現彈者、聽者之間感情的交流。其實,“如聽萬壑鬆”這一句也不是純客觀的描寫,詩人從琴聲聯想到萬壑鬆聲,聯想到深山大穀,是結合自己的主觀感受來寫的。律詩講究平仄、對仗,格律比較嚴。而李白的這首五律卻寫得極其清新、明快,似乎一點也不費力。其實,無論立意、構思、起結、承轉,或是對仗、用典,都經過一番巧妙的安排,隻是不著痕跡罷了。這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自然的藝術美,比一切雕飾更能打動人的心靈。【讀後感】喜歡音樂的人恐怕都會有這樣的感受:自己聽了一支美妙絕倫的曲子,感動得不得了,但卻很難把樂曲的高妙和自己在欣賞時的那份感動與共鳴告訴別人。無論怎麼形容,最後還是隻能無奈地說一句: “妙處難與君說”啊!很多東西都可以和人分享,唯獨音樂卻隻能獨享。尤其是在錄音技術和設備沒有發明之前,用其他形式來再現瞬間即逝的樂音就幾乎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天才就是天才!李白卻有著超凡的本領,他用文字為我們保存了一場“古琴獨奏”音樂會的實況——“高僧浚公帶著他那把名貴的古琴,千裏迢迢從西南的峨眉山東來與我相會。他氣定神閑瀟灑地撥動琴弦,錚錚綜綜的琴聲,就像萬山深穀中傳響著棵棵鬆樹在與風雲搏擊時發出的諸般聲響:時而雄渾,時而清越,時而悲沉,時而歡快……。仿佛有一股潺潺的清泉在流動,我的心也變得清澈明淨、疏朗純和;悠揚的琴聲餘韻綿綿,遠方寺廟裏的古鍾也為之共鳴,發出嗡嗡的清響。不知不覺中,高爽的秋天竟已是層層灰雲積聚,碧綠的山峰早已暮色蒼茫……”詩人首聯敘述,交代彈琴者的身份和來曆:“蜀僧”即詩題中的“濬”,是蜀地一位名“浚”的僧人;“綠綺”,是漢代出生於蜀地的大辭賦家司馬相如為自己心愛的琴起的名字,司馬相如是彈琴高手,綠綺是天下聞名的好琴。這裏是借代,說明蜀僧之琴的名貴;“峨眉峰”是的佛教聖地,它不僅點明彈琴者是得道高僧的身份,而且還暗示出詩人與他深重的情誼,峨眉山是李白故鄉的名山,暗含“他鄉遇故知”的親切喜悅與仰慕。這是獨奏會的開場白:琴是名貴罕有的好琴;人是技藝超群的高僧,而且還是倍感親切故知。接下來的演奏,就可想而知一定會精彩絕倫了。頷聯和頸聯描寫彈奏實況:“一揮手”狀寫蜀僧彈琴的動作、姿態和神情,很容易讓人想到“伯牙揮手,鍾期聽聲”(嵇康《琴賦》)上古那的彈琴場景;“萬壑鬆”即千山萬壑的鬆濤聲,古琴調有《風入鬆曲》,這裏化用來比喻琴聲,形象鮮明而富有動勢和立體感,給人以無限的想象空間;“流水” 既比喻琴聲如淙淙流水般美妙,又是用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琴聲融暢,心境澄明,彈者與聽者彼此心緒的交流都在其中了; “霜鍾”指秋日的鍾聲,(《山海經·中山經》:“豐山……有九鍾焉,是知霜鳴。”郭璞注:“霜降則鍾鳴,故言知也。物有自然感應而不可為也。”)這裏也是化用典故來表現琴聲有感應天地自然的魅力,而且又與末句的“秋雲”互為映照,點明了時令。這兩聯是獨奏會的現場實錄:瀟灑從容的演奏,抑揚頓挫疾徐有致的琴聲樂韻,天人共應、物我兩忘的美好境界,全在詩人的巧妙用典中呈現出來,給人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入其境的現場感。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唐詩三百首欄目。尾聯融情於景,烘托琴聲的感染力:“碧山暮”,碧綠的青山黯淡下來,籠罩在暮色之中;“秋雲”重疊,就如《列子·湯問》中記載的秦青動情之歌“聲振林木,響遏行雲”那樣,天上的秋雲也被這美妙的琴聲吸引而不願離去了;“不覺”二字,將彈者高超的技藝、傑出的音樂才能和樂聲令人如癡如醉的魔力都生動地表現了出來。另一方麵,我們也真切地感到,詩人內心的著迷、陶醉、讚許、欽佩、感激、知遇之情正像這繞梁的“餘響”那樣流動不止。這是獨奏會的尾聲:琴韻的餘音嫋嫋,散入重重夜幕,讓人遐想聯翩,回味無窮。全詩一氣嗬成,彈琴者的身份、來曆,演奏的動作、神韻,以及琴聲的感人韻律、聽者特有的情懷,都生動傳神的呈現於紙上。雖然幾乎句句都有典故,但都巧妙地被詩人熔鑄於現實的情境之中,貼切自然,毫無雕琢痕跡。透過行雲流水般的筆觸,我們仿佛也現場“聆聽”了一場由非凡之人、非凡之琴演奏非凡之曲的“非凡古琴獨奏音樂會”,我們仿佛也和詩人一樣,被美妙的琴聲洗滌並升華了心智,進入了音樂那物我兩忘的美妙境界。千年之前的這場“獨奏會”落幕了,蜀僧濬沒為我們留下樂譜,詩人也沒為我們附錄下曲目,精妙的演出就此成為“絕響” 。盡管美妙的音樂給了詩人無盡的靈感和慰藉,但“曲銷詩存”的結局卻似乎傳達出一個真理:唯有文字,才有穿越時空、永恒不滅的魅力和力量……餘試以詩解之曰:君自峨眉來,為我撫綠綺。林泉指間流,鬆濤弦底溢。曼音行雲遏,妙響霜鍾起。曲終人未散,暮色秋山依。【賞析】聽蜀僧彈琴,斯蜀僧,與吳僧、楚僧有何不同?首句“蜀僧抱綠綺”,言簡意約,已透消息。按青蓮長養於蜀,蜀地琴韻,久矣夫紹緒風流——綠綺者,相如文君當日以通靈犀之物也。想蜀僧以方外出塵之身,襟懷竟涉此等玉樓香澤之故事,聽琴者,固風流韻事也,然則究琴韻耶,抑情韻耶?旖旎惝恍,難於盡言。而標舉風清,泠然句上。“西下峨眉峰”,峨嵋乎?蛾眉乎?此處宜不求甚解,適涉於妙賞。峨嵋,亦名峨眉。峨者,高貌;蛾則女眉妙曼貌。然則峨嵋狀其雄奇,蛾眉寫其秀媚,奇秀並兼,非惟峨嵋為山之本色,亦複蜀僧風致寫照。此二句一“抱”、一“下”,用語尤佳,以靜起,以動承,一收繼以一放,絕有飄灑之致,第此義詮之未達,唯涵詠得耳。“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鬆。”全詩直寫彈琴,止一揮手而已。然而此一揮非比尋常,下句以萬對一,表現尤富,雖隻一揮,而聽者如聞萬壑鬆鳴,則蜀僧琴藝超妙,可見一斑。另據謝莊《雅琴名錄》,“萬壑鬆”為古琴名,於此亦寫高山之意,可見太白放言皆是法言,兩典兼用之渾然無間矣。古人摹狀彈琴,喜用“揮”字。“揮”非同於“彈”、“鼓”,後二者但言操奏,並無他義,而“揮”則有情勢在焉,迅疾而隨意,“手揮五弦,目送飛鴻”,“伯牙揮手,鍾期聽聲” (嵇康《琴賦》),俱見怡然自適,灑脫出塵之舉。“客心洗流水,餘響入霜鍾。”前句“如聽萬壑鬆”之“萬壑鬆”,高山也,此句又見“流水”,《列子·湯問》:“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誌在登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誌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此即“高山流水”,知音之意也。客心者何,吳均《與朱元思書》所謂“鳶飛戾天”、“經綸事務”是也;流水者何,洋洋琴聲也,《白虎通》曰:“琴者,禁也。禁止於邪,以正人心,感發善念。”“客心洗流水”,即是俗心放心陶冶淨化於琴音。“餘響入霜鍾”,斯句尤妙,按古琴以絲為弦,發聲沉逸,以象君子謙謙之風;霜鍾,《山海經·中山經》:“豐山……有九鍾焉,是知霜鳴。”郭璞注:“霜降則鍾鳴,故言知也。”如此則明時令,秋以申酉為君,金氣至為健旺,當斯時也,霜鍾金鐵之振,體大聲宏,而琴聲以絲弦之沉逸,兼之以餘響,竟能出入之,則蜀僧琴藝出神,畢現全豹矣。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唐詩三百首欄目。“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暮而暗,俱見聽琴入神,忘時日遷流,而言外有意焉,試想身臨其境,曲終仰首,見暮色四合,秋雲重重,天地湫隘,遂感壓抑,然則氣蕩胸衷,音繚耳際,俱囚囿於是,餘音不絕,斯足當之。雖摶之又不得,而淪肌骨澡精神,何其驚省也。或謂末句“秋雲‘隔’幾重”,以義析之,亦無不可,秋雲相隔,遠空迢遞,餘響之嫋繚,欹逸幽跳,令人想見指法吟猱之妙,其音杳,其境闊,其意長。【點評】“綠綺”本是琴名,漢代司馬相如有一琴,名叫綠綺,這裏用來泛指名貴的琴。峨嵋代川,指琴師來處。開頭兩句把這位琴僧寫得很有氣派,表達了詩人對他的欽慕。“揮手”是彈琴的動作。嵇康《琴賦》:“伯牙揮手,鍾期聽聲。”,又有“手揮五弦,目送歸鴻”之句。“如聽萬壑鬆”,這句用鬆濤比喻琴聲,讚琴僧琴技高超,心境與天地自然相合,琴聲使人如聞天籟。客心洗流水”一句就字麵講,是說聽了蜀僧的琴聲,自己的心好象被流水洗過一般地暢快、愉悅。但它還有更深的含義,暗用了“高山流水”的典故。《列子·湯問》:“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誌在登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誌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詩人借此典故,暗言自己乃是琴師知音。五字含蓄、自然,雖用典,卻毫不艱澀。“餘響入霜鍾”一句,“霜鍾”語出《山海經·中山經》:“豐山……有九鍾焉,是知霜鳴。”郭璞注:“霜降則鍾鳴,故言知也。”“霜鍾”二字點明時令,與下麵“秋雲暗幾重”照應。“餘響入霜鍾”意思是說,音樂終止之後,餘音久久不絕,和薄暮時分寺廟的鍾聲融合在一起。《列子·湯問》裏有“餘音繞梁,三日不絕”之語,蘇軾在《前赤壁賦》裏也用“餘音嫋嫋,不絕如縷”來形容洞簫之餘音。這都是樂曲終止以後,入迷的聽者沉浸在藝術享受之中所產生的想象。“餘響入霜鍾”也是如此。清脆、流暢的琴聲漸遠漸弱,和薄暮的鍾聲共鳴著,這才發覺天色已經晚了:“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詩人聽完蜀僧彈琴,舉目四望,不知何時,青山已染暮色,秋雲重重疊疊,布滿天空。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唐詩三百首欄目。李白此詩清新、明快,描寫音樂的頗有獨到之處,除“萬壑鬆”之外,再無他喻形容琴聲,而是著重表現聽琴時的感受,表現彈者、聽者之間感情的交流。其實,“如聽萬壑鬆”這一句也不是純客觀的描寫,詩人從琴聲聯想到萬壑鬆聲,聯想到深山大穀,是結合自己的主觀感受來寫的。【用典及分析】詩歌引用古書中現成的故事或詞句,稱為“用典”。典故用得巧,便了無痕跡,不僅可以起到“寓萬於一”“以少勝多”“言簡意豐”的效果,而且可以使詩人的情感表達得更為曲折含蓄,耐人尋味。李白《聽蜀僧浚彈琴 》便是用典恰切自然的典範,讀來清新撲麵,給人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藝術享受。全詩共用了“綠綺”“揮手”“流水”“餘響”“霜鍾”五個典故。首聯用“綠綺”一典寫出了蜀僧非凡的來曆,並以此來襯托蜀僧技藝的超群:有道是“寶劍名馬配英雄”,懷抱“綠綺”琴,可見藝非俗類。再加“西下峨眉峰”的來曆,就更讓人欽慕這位世外高人了。這裏詩人也委婉地表達了對蜀僧的親切之感,有考證說李白是四川人,而且他的詩歌中也不止一次吟頌過“峨眉山月”,今見僧從峨眉來,怎能不由然而生親切之感呢?頷聯用“揮手”一典給人豐富的聯想,蜀僧彈琴時蕭灑的動作和氣定神閑的從容姿態,與此相似的“伯牙彈琴”“子期聽聲”的場景。詩人內心的感動和知遇之情也曲折地顯露出來。“如聽萬壑鬆”的比喻,寫出了音樂聲音的宏偉、浩蕩和鏘鏘悅耳,其實這何嚐沒有融進一顆感動的心靈的呢?頸聯用“流水”一典,從字麵上理解,是蜀僧的琴聲使自己的心像被流水洗過一般地暢快和愉悅;而字句的後麵隱含著的是伯牙和子期故事,是“伯牙鼓琴,誌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蛾兮若泰山!’誌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的那種心領神會的默契。詩人借助這個典故含蓄、委婉、自然、恰切地表達了通過音樂建立起來的知己之感,這是心靈相通的深層感動。“餘響”這個典故寫出了音樂的旋律優美、回環不絕、久久縈繞在人耳畔的感覺,突出了琴聲的魅力。“霜鍾”點明了時令,與末句的“秋雲”照應;時間過得真快啊!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唐詩三百首欄目。尾聯用自己著迷而不知時間飛逝來暗示琴聲的感染力。彈者高超的技藝和傑出的音樂才能都生動地表現了出來,給讀者帶來無窮的想象和回味。另一方麵,我們也真切地感到,詩人內心的讚許、欽佩、感激、知遇之情正像這繞梁的“餘響”那樣流動不止。全詩了無痕跡地化用了五個典故,著重表現聽者的感受,彈者和聽者的感情交流,給人以清新明快之感。【作者介紹】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出生於劍南道之綿州(巴西郡)昌隆縣(712年更名為昌明縣,今四川綿陽江油市青蓮鄉),一說生於西域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平涼市靜寧縣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陽)。存世詩文千餘篇,代表作有《蜀道難》、《行路難》、《夢遊天姥吟留別》、《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於安徽當塗,享年61歲。其墓在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李白(lǐ bái),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中國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詩雄奇飄逸,藝術成就極高。他謳歌祖國山河與美麗的自然風光,想象豐富,激昂奔放,富有浪漫主義精神。被賀知章稱為“詩仙”,其詩大多為描寫山水和抒發內心的情感為主。詩風雄奇豪放。他與杜甫並稱為“李杜”,(李商隱與杜牧並稱為“小李杜”)。李白於武後長安元年(701年)出生在劍南道之綿州(巴西郡)所屬昌隆縣(712年更名為昌明縣,今四川省綿陽市所屬江油市青蓮鄉)。另一種說法是其父從中原被貶至西域的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的托克馬克市)所生,4歲再遷回劍南道綿州昌隆縣(今四川省江油市)。其父李客,生平事跡不詳。李白出生於盛唐時期,他的一生,絕大部分都在漫遊中度過,遊曆了大半個中國。二十歲時隻身出蜀,開始了廣泛漫遊,南到洞庭湘江,東至吳、越,寓居在安陸(今湖北省安陸市)、應山(今湖北省廣水市)。他到處遊曆,希望結交朋友,拜謁社會名流,從而得到引薦,一舉登上高位,去實現政治理想和抱負。可是,十年漫遊,卻一事無成。他又繼續北上太原、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到齊、魯各地,並寓居山東任城(今山東省濟寧市)。這時他已結交了不少名流,創作了大量優秀詩篇。李白不願應試做官,希望依靠自身才華,通過他人舉薦走向仕途,但一直未得人賞識。他曾給當朝名士韓荊州寫過一篇《與韓荊州書》,以此自薦,但未得回複。直到天寶元年(742年),因道士吳筠的推薦,李白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震天下 。李白初因才氣為唐玄宗所賞識,後因不能見容於權貴,在京僅三年,就棄官而去,仍然繼續他那飄蕩四方的流浪生活。安史之亂發生的第二年(756年),他感憤時艱,曾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與肅宗發生了爭奪帝位的鬥爭,兵敗之後,李白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途中遇赦寫下《早發白帝城》。晚年漂泊東南一帶,投奔族叔當塗縣令李陽冰,不久即病逝。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唐詩三百首欄目。曆代文人對李白的詩歌成就作出了很高的評價。李白生前就有詩名。賀知章一見就稱他“謫仙人”。杜甫對其詩歌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韻》)之評,讚其“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魏顥在《李翰林集序》中說:“白與古人爭長,三字九言,鬼出神入。”許多文人都對李白有著很高的評價。韓愈雲:“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調張籍》)。唐朝文宗禦封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舞、張旭的草書為“三絕”。 到元白時期,開始揚杜抑李。白居易說:"又詩之豪者,世稱李杜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 杜甫曾對李白有過這樣的評價“李白一鬥詩百篇, 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英漢對照】聽蜀僧浚彈琴李白蜀僧抱綠綺, 西下峨眉峰;為我一揮手, 如聽萬壑鬆。客心洗流水, 餘響入霜鍾。不覺碧山暮, 秋雲暗幾重?ON HEARING JUN THE BUDDHIST MONK FROM SHU PLAY HIS LUTELi BaiThe monk from Shu with his green silk lute-case,Walking west down Omei Mountain,Has brought me by one touch of the stringsThe breath of pines in a thousand valleys.I hear him in the cleansing brook,I hear him in the icy bells;And I feel no change though the mountain darkenAnd cloudy autumn heaps the sky.

兒童背古詩三百首

一、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唐·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其一》譯文:年少時離鄉老年才歸家,我的鄉音雖未改變,但鬢角的毛發卻已經疏落。家鄉的兒童們看見我,沒有一個認識我。他們笑著詢問我:這客人是從哪裏來的呀? 

二、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宋·王安石《元日》

譯文:爆竹聲中舊的一年已經過去,迎著和暖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都把舊的桃符取下換上新的桃符。

三、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廬山瀑布》

譯文: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從遠處看去瀑布好似白色絹綢懸掛山前。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懷疑是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四、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唐·李白《早發白帝城》

譯文:清晨告別五彩雲霞映照中的白帝城,千裏之遙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達。兩岸猿聲還在耳邊不停地回蕩,輕快的小舟已駛過萬重青山。

五、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唐·杜甫《江畔獨步尋花·其六》

譯文:黃四娘家周圍小路開滿鮮花,萬千花朵壓彎枝條離地低又低。嬉鬧的彩蝶戀戀不舍地盤旋飛舞,自由自在的小黃鶯叫聲悅耳動人。

冷門又驚豔的唐詩

冷門又驚豔的唐詩:

1.竹憐新雨後,山愛夕陽時。——錢起《穀口書齋寄楊補闕》

2.鬆月生夜涼,風泉滿清聽。——孟浩然《宿業師山房期丁大不至》

3.道人庭宇靜,苔色連深竹。——柳宗元《晨詣超師院讀禪經》

4.石魚湖,似洞庭,夏水欲滿君山青。——元結《石魚湖上醉歌》

5.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祖詠《終南望餘雪》6.歸山深淺去,須盡丘壑美。——裴迪《留別王維》

7.纖雲四卷天無河,清風吹空月舒波。——韓愈《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

8.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李商隱《嫦娥》

9.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麥苗風柳映堤。——《雜詩》

10.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柳宗元《漁翁》

11.長簟迎風早,空城澹月華。——韓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見贈》

12.江上月明胡雁過,淮南木落楚山多。——劉長卿《江州重別薛六柳八二員外》

13.空山鬆子落,幽人應未眠。——韋應物《秋夜寄邱員外》

14.泠泠七弦上,靜聽鬆風寒。——劉長卿《聽彈琴》15.疏鬆影落空壇靜,細草香閑小洞幽。——韓翃《同題仙遊觀》

16.估客晝眠知浪靜,舟人夜語覺潮生。——盧綸《晚次鄂州》

17.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18.過雨看鬆色,隨山到水源。——劉長卿《尋南溪常道士》

19.秋草獨尋人去後,寒林空見日斜時。——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

20.長樂鍾聲花外盡,龍池柳色雨中深。——錢起《贈闕下裴舍人》

少兒唐詩300首

1、《絕句》

唐-杜甫chí rì jiāng shān lì,chūn fēng huā cǎo xiāng。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ní róng fēi yàn zǐ,shā nuǎn shuì yuān yāng。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譯文:

江山沐浴著春光,多麼秀麗,春風送來花草的芳香。

燕子銜著濕泥忙築巢,暖和的沙子上睡著成雙成對的鴛鴦。

2、《鹿柴》

唐-王維kōnɡ shān bú jiàn rén,dàn wén rén yǔ xiǎnɡ。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fǎn yǐng rù shēn lín,fù zhào qīnɡ tái shànɡ。

返景入深林,複照青苔上。

譯文:

幽靜的山穀裏看不見人,隻能聽到那說話的聲音。

落日的影暈映入了深林,又照在幽暗處的青苔上。3、《畫》

唐-王維

yuǎn kàn shān yǒu se,jìn tīnɡ shuǐ wú shēnɡ。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chūn qù huā hái zài,rn lái niǎo bù jīnɡ。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譯文:

在遠處可以看見山有青翠的顏色,在近處卻聽不到流水的聲音。

春天過去了,但花兒還是常開不敗,人走近了,枝頭上的鳥兒卻沒感到害怕。

4、《春曉》

唐-孟浩然

chūn mián bù jué xiǎo,chù chù wén tí niǎo。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yè lái fēng yǔ shēng,huā luò zhī duō shǎo。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譯文:

春日裏貪睡不知不覺天已破曉,攪亂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鳥。

昨天夜裏風聲雨聲一直不斷,那嬌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5、《草》

唐-白居易

lí lí yuán shàng cǎo ,yī suì yī kū róng 。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yě huǒ shāo bú jìn ,chūn fēng chuī yòu shēng 。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譯文:

長長的原上草是多麼茂盛,每年秋冬枯黃春來草色濃。

無情的野火隻能燒掉幹葉,春風吹來大地又是綠茸茸。

關於“兒童古詩三百首(冷門又驚豔的唐詩)”的具體內容,今天就為大家講解到這裏,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