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今天來給您講解有關登嶽陽樓原文及翻譯(高三登嶽陽樓原文及翻譯)的相關知識,希望可以幫助到您,解決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麵一起來看看吧!

登嶽陽樓原文及翻譯(高三登嶽陽樓原文及翻譯)

登嶽陽樓原文及翻譯(高三登嶽陽樓原文及翻譯)

嶽陽樓是中國曆史上著名的古建築之一,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嶽陽樓詩。這首詩是唐代文學家範仲淹所作,被譽為中國古代樓詩之冠。以下是《嶽陽樓記》的原文及翻譯:

原文:

黃鶴樓前煙雨餘,嶽陽樓上望天空。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此時無聲勝有聲,夢想嶽陽樓上看。

紅樓夢裏不知何處,零落胭脂冷畫屏。

翻譯:

前方的黃鶴樓,被煙雨餘霞所掩蓋,登上嶽陽樓,眺望蒼穹。

兩岸傳來猿猴的啼聲,不禁讓人心煩意亂,輕舟已穿越重重山巒。

此時,無聲勝有聲,仿佛置身夢境,站在嶽陽樓上欣賞美景。

紅樓夢裏的樓閣已不知所蹤,隻有冷冷的胭脂和殘落的畫屏。

嶽陽樓位於湖南省嶽陽市,是一座有著悠久曆史的建築。範仲淹的《嶽陽樓記》以嶽陽樓為背景,描繪了樓閣前的壯麗景色以及詩人的感慨之情。這首詩以其雄渾激昂、意境深遠的表達方式而蜚聲中外。

在詩中,範仲淹以山水之美來襯托了人生的短暫和無常。猿聲、輕舟和紅樓夢都成為了表達這種無常的象征。無聲之中的美景和紅樓夢中的遺憾,都讓人對美好的事物的渴望和珍惜倍感沉重。

這首詩通過對嶽陽樓及其周邊的景色的描繪,展示了範仲淹對世事變遷的深刻思考。他通過山水之美,賦予了人生更為深遠的意義,讓讀者在欣賞美景的也能對人生的短暫和無常有所思考。

《嶽陽樓記》的原文及翻譯讓讀者感受到古代文人的高度修養和對自然景色的敏感。這首詩也成為了中國文學史上的經典之作,被後人廣為傳頌。嶽陽樓本身也成為了遊客們心中的聖地,吸引著無數人前往一睹其風采。

登嶽陽樓原文及翻譯(高三登嶽陽樓原文及翻譯)

《登嶽陽樓》原文及翻譯如下:

原文:

昔聞洞庭水,今上嶽陽樓。

昊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翻譯:

很早聽過聞名遐邇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邊的嶽陽樓。

大湖浩瀚像把昊楚東南隔開,天地像在湖麵日夜蕩漾漂浮。

漂泊江湖親朋故l舊不寄一字,年老體弱生活在這一葉孤舟。

關山以北戰爭烽火仍未止息,憑窗遙望胸懷家國涕淚交流。

注釋:

洞庭水:即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長江南岸,是中國第二淡水湖。

嶽陽樓:即嶽陽城西門樓,臨洞庭湖。在湖南省嶽陽市,下臨洞庭湖,為遊覽勝地。

吳楚句:吳楚兩地在我國東南;坼:分裂。

乾坤:指日、月;浮:日月星辰和大地晝夜都飄浮在洞庭湖上。

無一字:音訊全無。字:這裏指書信。

老病:杜甫時年五十七歲,身患肺病,風痹,右耳已聾。有孤舟:唯有孤舟一葉飄零無定。

戎馬:指戰爭;關山北:北方邊境。

憑軒:靠著窗戶;涕泗流:眼淚禁不住地流淌。作者介紹:

杜甫(杜少陵,712年-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後人稱他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

杜甫少年時代曾先後遊曆吳越和齊趙,其間曾赴洛陽應舉不第。三十五歲以後,先在長安應試,落第;後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官場不得誌,親眼目睹了唐朝上層社會的奢靡與社會危機。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先後輾轉多地。

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係蒼生,胸懷國事。杜甫創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別”等名作。

高三登嶽陽樓原文及翻譯

登嶽陽樓原文及翻譯如下:

原文:

登嶽陽樓 杜甫 〔唐代〕。

昔聞洞庭水,今上嶽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譯文及注釋:

以前就聽說洞庭湖波瀾壯闊,今日終於如願登上嶽陽樓。浩瀚的湖水把吳楚兩地分隔開來,整個天地仿似在湖中日夜浮動。親朋好友們音信全無,年老多病隻有一隻船孤零零的陪伴自己。關山以北戰爭烽火仍未止息,憑欄遙望胸懷家國淚水橫流。洞庭水:即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長江南岸,是中國第二淡水湖。

嶽陽樓:即嶽陽城西門樓,在湖南省嶽陽市,下臨洞庭湖,為遊覽勝地。

吳楚句:吳楚兩地在我國東南。

坼(chè):分裂。

賞析:

《登嶽陽樓》主要是塑造了詩人自我形象,集中表現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而且由於這種感情與個人遭遇的悲慘、個人抱負的不能施展,緊緊聯係在一起,所以使全詩在曆史與現實、國家與個人種種矛盾之中,顯得感情更加迭宕,更加深切,更加動人。

“昔聞洞庭水,今上嶽陽樓”。有一點是很清楚的,詩人對洞庭湖向往已久,這是在敘事寫景的行文中,自然地流露出來的感情。

但這畢竟是過去的向往,登上了嶽陽樓,其感情似乎應當是高興。因為多年的向往實現了,一定高興。但仔細品味,句中又見不到高興的字眼,抽不出如願以償的情思。

杜甫登嶽陽樓的文化意義

登嶽陽樓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答:《登嶽陽樓》是唐代詩人杜甫於大曆三年(768年)創作的一首五律。這首詩是一首即景抒情之作,詩人在作品中描繪了嶽陽樓的壯觀景象,反映了詩人晚年生活的不幸,抒發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全詩表現了杜甫得償多年夙願,即登樓賞美景,同時仍牽掛著國家的百感交集之情。【作品原文】

登嶽陽樓

昔聞洞庭水⑴,今上嶽陽樓⑵。

吳楚東南坼⑶,乾坤日夜浮⑷。

親朋無一字⑸,老病有孤舟⑹。

戎馬關山北⑺,憑軒涕泗流⑻。【詞句注釋】

⑴洞庭水:即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長江南岸,是中國第二淡水湖。

⑵嶽陽樓:即嶽陽城西門樓,在湖南省嶽陽市,下臨洞庭湖,為遊覽勝地。

⑶吳楚句:吳楚兩地在我國東南。坼(chè):分裂。

⑷乾坤:指日、月。浮:日月星辰和大地晝夜都飄浮在洞庭湖上。

⑸無一字:音訊全無。 字:這裏指書信。

⑹老病:杜甫時年五十七歲,身患肺病,風痹,右耳已聾。有孤舟:唯有孤舟一葉飄零無定。

⑺戎馬:指戰爭。關山北:北方邊境。

⑻憑軒:靠著窗戶。涕泗(sì)流:眼淚禁不住地流淌。

【譯文】

很早聽過聞名遐邇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邊的嶽陽樓。

大湖浩瀚像把吳楚東南隔開,天地像在湖麵日夜蕩漾漂浮。

漂泊江湖親朋故舊不寄一字,年老體弱生活在這一葉孤舟。

關山以北戰爭烽火仍未止息,憑窗遙望胸懷家國涕淚交流。

【創作背景】

唐代宗大曆二年(767年),杜甫57歲,距生命的終結僅有兩年,當時詩人處境艱難,淒苦不堪,年老體衰,患肺病及風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聾,靠飲藥維持生命。大曆三年(768年),當時杜甫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來到嶽州(今屬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嶽陽樓,憑軒遠眺,麵對煙波浩渺、壯闊無垠的洞庭湖,詩人發出由衷的禮讚;繼而想到自己晚年飄泊無定,國家多災多難,又不免感慨萬千,於是在嶽陽寫下《登嶽陽樓》、《泊嶽陽城下》和《陪裴使君登嶽陽樓》。【作品鑒賞】

首聯“昔聞洞庭水,今上嶽陽樓”。有一點是很清楚的,詩人對洞庭湖向往已久,這是在敘事寫景的行文中,自然地流露出來的感情。但這畢竟是過去的向往,登上了嶽陽樓,其感情似乎應當是高興。因為多年的向往實現了,一定高興。但仔細品味,句中又見不到高興的字眼,抽不出如願以償的情思。聯係下文更是如此。實際上在這兩句中“昔”與“今”之間,是一段漫長的時間距離,作者把這段距離拉開,沒有用簡單的“喜”“悲”之詞來填充它,而是留給讀者去想象、回味。古人說“律詩之妙全在無字處”,這裏就是無字處。“昔”與“今”之間,天在變,地在變,國在變,人也在變。安史之亂,唐王朝由盛轉衰,人民的深重災難,杜甫個人的悲慘遭遇,這一切都凝聚在一起,凝聚在杜甫的心頭,並隨著詩人—起登上了嶽陽樓。他高興不起來。應當說“今上嶽陽樓”是向往了多年不得登,如今才算是登上來了,這是一聲長歎,長歎的內裏是一團憂國憂民、傷時傷世的感慨。這一聲長歎,就像那詠歎調的引子,開啟了下麵一個個樂章。這裏還要注意到一個“水”字,題目是“登嶽陽樓”,頭一句卻先寫洞庭湖,第二句才寫嶽陽樓,而且是“洞庭水”不是洞庭湖。這個“水”字顯然是要突出的,這是抓住了洞庭風光的主要特點,說明了下文主要是在“水”上做文章。

頷聯“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這兩句緊扣上聯的“水”字,雖沒出現水字,卻是專門寫洞庭水。詩人站在嶽陽樓上,向東南方向極目眺望,隻見洞庭湖水茫茫一片,一眼望不到頭,而吳地則被擠向了遠遠的東邊,楚地則被遠遠地擠向了西邊、南邊。這景象,就好像洞庭湖水向東南伸展,把本來連在一起的吳地和楚地,一下子分裂成為兩塊。“坼”字用的很好,有動態感。仿佛湖水在延伸,大地被切割開。後一句“乾坤”就是天地,包括天地萬物。“乾坤日夜浮”是說詩人站在嶽陽樓上,四麵眺望,到處都是無邊無際的洞庭水,仿佛整個天地萬物都被湖水漂浮起來,仿佛天地萬物都日日夜夜地在洞庭湖水上浮動漂遊。“浮”字也有動態感。使人想到整個蒼穹都被湖水托住的—個半球,而萬物的運動,都是湖水蕩動的結果。這兩句都是寫洞庭水,境界宏闊。一是極寫水麵的寬闊,二是極寫水的力量。能夠割裂大地,能夠浮動乾坤,這是極寫它的力量。而被割裂、被浮動東西之龐大,則顯示出湖水的寬闊。這不是簡單的誇張手法,這裏有個視覺、感覺和想象的問題。由於地球是圓的,人的視覺是有限的,麵對茫茫的湖水可能看不到岸邊,即使看到了,遠遠望去也隻是一條線,這就造成了湖水無限大,而遠地十分狹小的感覺。詩人準確、真實地抓住了這視覺和感覺上的錯覺,就把湖水描寫成了四際無垠,仿佛大地四處都是水鄉澤國,這是視覺感覺的真實。但詩人又借助想象,把本來看不到的吳楚大地和整個乾坤四際,也融進了這個視覺和感覺的畫麵。從而構成了一個想象的吳地楚地被裂開,整個乾坤被浮動的廣闊無垠的畫麵。這就是借助想象而形成的意象。這是將想象中的更廣闊的景象納進了視覺畫麵的結果。這是說“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是視覺錯覺加上想象的產物,這是一個很成功的宏觀意象。它的主要特點是境界廣闊、氣魄宏大。像這樣大的宏觀意象、氣魄在中國古代詩歌中是很少見的。如孟浩然也有詠歎洞庭湖的詩句“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但沒有杜詩境界更為高遠。這兩句是寫景,但不能看成是純寫景,寫景中滲透著詩人的胸懷。“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透露唐王朝的分裂衰敗和國勢的不安定。

頸聯“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這兩句是寫詩人自己的處境。“無一字”指的是沒有一點消息,一點音信。“親朋無一字”寫出了詩人的孤苦,但主要是音信斷絕,自己不了解朝裏和地方上的情況,即整個國家的情況。這對一個念念不忘君王,不忘國家,不忘人民的詩人來說,是一種被社會忘記的孤獨感,他在精神上無疑是很痛苦的。“孤舟”是指詩人全家擠在一條小船上飄泊度日,消息斷絕,年老多病,孤舟漂泊,其精神上、生活上的慘苦可以想見。理解這兩句應與前兩句聯係起來看,前兩句是遠望,隨著湖水向四際望去,水天相接,聯想到吳楚,聯想到整個乾坤。這兩句近看,看到了孤舟,孤舟是近景中映入眼簾最能觸動他的東西。於是使他聯想到自己的身世、遭遇和處境。可以說這兩聯都是由觀景引出,隻不過前兩句以寫觀景所見為主,後兩句以寫觀望所見而引起的聯想為主。這兩聯在內涵上也是一脈相通的。表麵看起來毫無聯係,實際上是一脈相通的。既然這後兩句是寫他的孤苦悲慘處境,由此應推想到前兩句也絕非是單單寫景,實際上前兩句是借寫遠景象征性地、比擬性地暗示國勢的動蕩不安。這裏包含著安史之亂的後遺症:唐王朝的衰敗,人民的痛苦,外族的侵擾,國家的四分五裂和社會的不安定,棟梁之臣的缺乏等等,這一切都是杜甫飄泊中念念不忘的大事。正是由於詩人心中牽掛著國事民事,才牽腸掛肚。所以當他看到廣闊無垠洞庭湖水時,也會想到仿佛大地裂開了,乾坤在日夜不停地浮動。從杜甫一貫的優國憂民的思想境界來看,他登上嶽陽樓極目遠眺,也必定會想到這些。可以說沒想到這些就不是杜甫。也正是由於詩人胸中翻騰著叫人牽腸掛肚的國事民事,所以就很自然地勾起了自己不能再施展抱負的痛心。於是這孤舟飄泊,老弱多病,消息也聽不到的可悲處境,也就順理成章地湧上心頭。這兩聯中,上聯境界極大,下聯境界卻很小,大小相映成趣,其間也包孕著詩人的無限感慨。就景象來說,上聯展現的是浩瀚的洞庭湖水,下聯則畫出了水麵上的一點孤舟。湖水動蕩,孤舟飄浮,雖然大小懸殊,卻統一在一幅畫中。如果將洞庭湖水比作整個國家,那麼那一點孤舟就是詩人杜甫自己。這裏是象征,這鮮明對照的諧調之中,既包含著詩人對自己終身遭遇的痛心和不平,也體現了詩人將自己的命運、國家的命運緊緊地聯係在一起。詩人站在嶽陽樓上,望望湖水,看看孤舟,想到國家,想到自己,萬種感慨,縈繞心頭。“不闊則狹處不苦,能狹則闊境愈空”,“乾坤”與“孤舟”對比,闊大者更為浩渺,狹小者更顯落寞。

尾聯“戎馬關山北。”“戎馬”,就是戰馬、兵馬,指戰爭。“關山”,泛指,並非專指那道關,那座山。“關山北”,指打仗的地方。從詩人來說,從洞庭湖向長安望去,隔著一道道關,一座座山,而戰火就在北麵燃燒。“戎馬關山北”,具體指的是當時吐蕃入侵,威脅長安,戰爭不息,國家不得安寧。“憑軒涕泗流”是說杜甫倚靠嶽陽樓的窗戶,向北眺望,雖然隔著道道關山,他看不到長安,也看不到戰火,但在他心中卻呈現出吐蕃入侵,長安危急,人民遭難的情景,於是他就禁不住傷心的老淚縱橫了。這兩句是兩個景象:一個是西北長安附近的戰火,一個是嶽陽樓上倚窗眺望的老詩人。兩者構成了一幅畫,前者是詩人心中想到的,後者是詩人自身實景。長安與嶽陽樓相距千裏,但在詩人心中卻沒有這個距離。這真是身在洞庭,心在長安。孤舟雖小卻裝著整個天下。衰老多病的軀體中,仍然跳動著—顆憂國憂民的誌誠之心。同時“戎馬關山北”一句,明確寫出了詩人在登嶽陽樓時心中想的是國家的不安寧。這就更可以說明了第二聯絕非僅僅是寫景。第三聯也決不隻是寫自己的孤苦無依。“憑軒涕泗流” 一句中,則凝聚著詩人對國家時局、自己孤苦處境比照後,感到無可奈何,感到萬分壓抑的感情,非常形象而深刻地顯示出杜甫晚年時的精神痛苦。精神痛苦主要是無可奈何。

這首詩的主要藝術成就表現為以下兩點。

第一,作品運用了變化多樣的表現手法。作品雖然隻有八句話,但是卻運用了多種表現手法。開篇兩句運用的是敘述的手法,交代的是登臨嶽陽樓的緣由。三四兩句運用的是描繪的手法,繪製了嶽陽樓的宏闊壯觀圖景,並且在描繪中,又運用了形象的比喻,增強了作品的生動性。作品最後兩句又運用了抒情的寫法,揭示出詩人的內心世界,開拓了作品的意境。

第二,作品內容和感情兩方麵大跨度的跳躍。從內容方麵說,開篇一聯寫的是詩人登樓的過程,其中蘊含了“昔”與“今”的時間跳躍過程。頷聯中,詩人由上聯的寫自己推進到寫洞庭湖,這裏有一個從小到大的跨度。在寫景中,又由吳、楚之地麵到日、月之天空的空間跳躍。到了頸聯,詩人又轉回自身的描寫,前後聯之間有一個從大到小的跨越。到了尾聯,詩人又從個人身世遭際的描寫擴展到國事的描寫,上下聯又是一個從小到大的跨越。在寫國事時,又有一個從國難的跳躍到詩人感情抒發的過程。這就構成了縱橫開闊,跳躍性強的特點。從詩人的感情發展脈絡上說,首聯蘊含喜悅,頷聯帶有雄壯,頸聯轉為淒苦,尾聯變為悲傷。詩人的感情隨著詩篇的進展,顯示出不斷變化,跳躍性強的藝術特點。

【作者簡介】杜甫(712~770),字子美,嚐自稱少陵野老。舉進士不第,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後被尊為“詩聖”,與李白並稱“李杜”。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曆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善於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於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登嶽陽樓全詩翻譯

《登嶽陽樓》原文及翻譯如下:翻譯:

很早聽過聞名遐邇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邊的嶽陽樓。

大湖浩瀚像把昊楚東南隔開,天地像在湖麵日夜蕩漾漂浮。

漂泊江湖親朋故l舊不寄一字,年老體弱生活在這一葉孤舟。

關山以北戰爭烽火仍未止息,憑窗遙望胸懷家國涕淚交流。

原文:昔聞洞庭水,今上嶽陽樓。

昊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作者介紹:

杜甫(杜少陵,712年-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後人稱他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

杜甫少年時代曾先後遊曆吳越和齊趙,其間曾赴洛陽應舉不第。三十五歲以後,先在長安應試,落第;後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官場不得誌,親眼目睹了唐朝上層社會的奢靡與社會危機。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先後輾轉多地。

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係蒼生,胸懷國事。杜甫創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別”等名作。

登嶽陽樓唐杜甫的翻譯

《登嶽陽樓》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五律名篇,杜甫詩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稱為盛唐五律第一。從總體上看,江山的壯闊,在詩中互為表裏。雖然悲傷,卻不消沉;雖然沉鬱,卻不壓抑。反映了其關心民生疾苦的風格。下麵一起來看看登嶽陽樓翻譯是什麼? 登嶽陽樓譯文是什麼 1、譯文 以前的日子就聽說洞庭湖波瀾壯闊,今日如願終於登上嶽陽樓。浩瀚的湖水把吳楚兩地撕裂,似乎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水中。親朋好友們音信全無,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處漂流。北方邊關戰事又起,我倚著欄杆遠望淚流滿麵。 2、原文: 昔聞洞庭水,今上嶽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關於登嶽陽樓譯文是什麼的相關內容就介紹到這了。

今天的關於登嶽陽樓原文及翻譯(高三登嶽陽樓原文及翻譯)的知識介紹就講到這裏,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麵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