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今天來給您講解有關大戴禮記解詁的相關知識,希望可以幫助到您,解決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麵一起來看看吧!

《大戴禮記解詁》是一部研究古代禮製的重要文獻,其內容豐富,對於了解古代社會的文化傳統和禮儀製度有著重要意義。本文將對《大戴禮記解詁》進行解讀,旨在探究其中的價值和意義。

大戴禮記解詁

《大戴禮記解詁》一書共分為上、中、下三卷,全書按照《禮記》的章節順序進行分類和解釋。作者通過文字發掘和解譯,《大戴禮記解詁》詳細闡述了古代禮製的由來、演變和實行方式等內容。其中包括了古代的婚禮、祭祀、宴會等重要儀式,並對其進行了深入的解析。通過對文中的案例研究和對文本的逐字分析,讀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禮製的獨特性和內涵。

《大戴禮記解詁》對於研究古代社會文化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古代禮製是社會功能的一種體現,通過研究古代禮製,我們可以了解古人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探究古代文明的發展脈絡。書中對禮製中的細節進行了深入的分析,使我們更加了解禮製的內涵和演變過程,為研究古代社會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

《大戴禮記解詁》中所涉及的禮製儀式和規範,也對我們現代人有著啟示意義。雖然古代禮製與現代社會有很大的差異,但在禮儀規範方麵的持續追求和尊重,是我們今天仍然需要關注的重要價值。通過對古代禮製的研究,我們可以回顧和反思現代社會的禮儀意識,並在日常生活中加以應用。

《大戴禮記解詁》是一部權威的古代禮製研究文獻,通過詳細解析古代禮製的細節和內涵,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古代社會的文化傳統和禮儀製度。對於研究古代社會的學者和對古代禮製感興趣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參考資料。對我們現代人而言,它也具有啟示意義,提醒我們重視禮儀規範,傳承和發揚優秀的傳統價值觀。

大戴禮記解詁

《大戴禮記》,亦名《大戴禮》、《大戴記》。前人據唐孔穎達《禮記正義序》所引鄭玄《六藝論》“戴德傳《記》八十五篇,則《大戴禮》是也”之語,多謂其書成於西漢末禮學家戴德(世稱大戴)之手。現代學者經過深入研究,推翻傳統之說,論定成書時間應在東漢中期。它很可能是當時大戴後學為傳習《士禮》(即今《儀禮》前身)而編定的參考資料彙集。   該書原有八十五篇,但今僅存三十九篇。其餘的四十六篇,即第一篇至第三十八篇、第四十三篇至第四十五篇、第六十一篇、第八十二篇至第八十五篇,至遲在唐代已亡佚。它的史料價值和學術意義仍不可低估。其中多數篇章記述從戰國到漢代儒家學派的言論,是研究中國早期儒學的基本資料。《諸侯遷廟》、《諸侯釁廟》、《朝事》、《公符》等篇,記錄諸侯禮製,可補《儀禮》之闕。《五帝德》、《帝係》兩篇載上古帝王世係,司馬遷據以撰成《五帝本紀》,是探索史前史奧秘的珍貴文獻。更有《夏小正》一篇,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一部月令,篇中被學者稱作“經”的文字,據說傳自夏代,生動具體地反映了上古先民對一年十二個月天文星宿、氣象物候的認識,在天文史、氣象史、農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大戴禮記》當初和《小戴禮記》(即《禮記》)並行而傳。但《小戴禮記》因得著鄭玄作注而在唐代列為“經書”;《大戴禮記》卻從此長期被冷落,多賴北周學者盧辯的注釋得以流傳。至清代,《大戴禮記》方日益受到重視,陸續有學者進行整理研究。成績卓著者,當推孔廣森的《大戴禮記補注》和王聘珍的《大戴禮記解詁》。

大戴禮記解詁PDF

《十三經注疏》是清代由阮元主持校刻的十三部儒家經典注疏的彙編,共有四百一十六卷,是文史研究工作者經常要查檢的作品。中國文籍,浩如煙海,存世約十多萬種,《四庫全書》是這些文籍的精華,其經史子集四部之中,經部又是其精華,而《十三經注疏》則冠列於為經部之首。

我一共收集了四種不同版的十三經注疏,都是非常高清的PDF格式電子版,

這些不同版的十三經注疏在圖中右下角都可獲得PDF電子版《十三經注疏》

十三經注疏(01) 周易正義.pdf

十三經注疏(02) 尚書正義.pdf

十三經注疏(03) mao詩正義 (上、中、下).pdf

十三經注疏(04) 周禮注疏 (上、下).pdf

十三經注疏(05) 儀禮注疏 (上、下).pdf

十三經注疏(06) 禮記正義 (上、中、下).pdf

十三經注疏(07) 春秋左傳正義 (上、中、下).pdf

十三經注疏(08) 春秋公羊傳注疏.pdf

十三經注疏(09) 春秋穀梁傳注疏.pdf

十三經注疏(10) 論語注疏.pdf

十三經注疏(11) 孟子注疏.pdf

十三經注疏(12) 孝經注疏.pdf

十三經注疏(13) 爾雅注疏.pdf《十三經注疏 繁體豎排》

01.周易正義(全一冊).pdf

02.尚書正義(全二冊).pdf

03.毛詩正義(全三冊).pdf

04.周禮注疏(全三冊).pdf

05.儀禮注疏(全二冊).pdf

06.禮記正義(全四冊).pdf

07.春秋左傳正義(全四冊).pdf

08.春秋公羊傳注疏(全二冊).pdf

09.春秋穀梁傳注疏(全一冊).pdf

10.論語注疏(全一冊).pdf

11.爾雅注疏(全一冊).pdf

12.孟子注疏(全一冊).pdf

13.孝經注疏(全一冊).pdf

十三經清人注疏.春秋左傳詁.清洪亮吉.中華書局.1987.pdf

十三經清人注疏.大戴禮記解詁.清王聘珍.中華書局.1983.pdf

十三經清人注疏.今文尚書考證.清皮錫瑞.中華書局.1989.pdf

十三經清人注疏.禮記集解.清孫希旦.中華書局.1989.pdf

十三經清人注疏.論語正義.清劉寶楠.中華書局.1990.pdf

十三經清人注疏.毛詩傳箋通釋.清馬瑞辰.中華書局.1989.pdf

十三經清人注疏.孟子正義.清焦循.中華書局.1987.pdf

十三經清人注疏.尚書今古文注疏.清孫星衍.中華書局.1986.pdf

十三經清人注疏.詩三家義集疏.清王先謙.中華書局.1987.pdf

十三經清人注疏.周禮正義.清孫詒讓.中華書局.1987.pdf

十三經注疏.清阮元校刻.中華書局.1980.pdf《十三經注疏.三百三十五卷》

十三經注疏.01.周易注疏.明嘉靖時期李元陽福建刻.隆慶二年重修刊本.pdf

十三經注疏.02.尚書注疏.明嘉靖時期李元陽福建刻.隆慶二年重修刊本.pdf

十三經注疏.03.毛詩注疏.明嘉靖時期李元陽福建刻.隆慶二年重修刊本.pdf

十三經注疏.04.周禮注疏.明嘉靖時期李元陽福建刻.隆慶二年重修刊本.pdf

十三經注疏.05.儀禮注疏.明嘉靖時期李元陽福建刻.隆慶二年重修刊本.pdf

十三經注疏.06.禮記注疏.明嘉靖時期李元陽福建刻.隆慶二年重修刊本.pdf

十三經注疏.07.春秋左傳注疏.明嘉靖時期李元陽福建刻.隆慶二年重修刊本.pdf

十三經注疏.08.春秋公羊傳注疏.明嘉靖時期李元陽福建刻.隆慶二年重修刊本.pdf

十三經注疏.09.春秋穀梁傳注疏.明嘉靖時期李元陽福建刻.隆慶二年重修刊本.pdf

十三經注疏.10.論語注疏.明嘉靖時期李元陽福建刻.隆慶二年重修刊本.pdf

十三經注疏.11.孝經注疏.明嘉靖時期李元陽福建刻.隆慶二年重修刊本.pdf

十三經注疏.12.爾雅注疏.明嘉靖時期李元陽福建刻.隆慶二年重修刊本.pdf

十三經注疏.13.孟子注疏.明嘉靖時期李元陽福建刻.隆慶二年重修刊本.pdf

十三經注疏.14.補脫.明嘉靖時期李元陽福建刻.隆慶二年重修刊本.pdf《十三經注疏(藝文印書館影印)》

十三經注疏 第1冊 周易正義尚書正義 (藝文印書館景印本).pdf

十三經注疏 第2冊 毛詩正義 (藝文印書館景印本).pdf

十三經注疏 第3冊 周禮注疏 (藝文印書館景印本).pdf

十三經注疏 第4冊 儀禮注疏 (藝文印書館景印本).pdf

十三經注疏 第5冊 禮記注疏 (藝文印書館景印本).pdf

十三經注疏 第6冊 春秋左傳正義 (藝文印書館景印本).pdf

十三經注疏 第7冊 春秋公羊穀梁傳注疏 (藝文印書館景印本).pdf

十三經注疏 第8冊 論語孝

大戴禮記翻譯

衛將軍文子問於子貢曰:「吾聞夫子之施教也,先以詩世;道者孝悌,說之以義,而觀諸體,成之以文德;蓋受教者七十有餘人。聞之;孰為賢也?」子貢對,辭以不知。

文子曰:「吾子學焉,何謂不知也。」子貢對曰:「賢人無妄,知賢則難,故君子曰:『知莫難於知人』,此以難也。」文子曰:「若夫知賢,人莫不難;吾子親遊焉,是敢問也。」子貢對曰:「夫子之門人,蓋三就焉;賜有逮及焉,有未及焉,不得辯知也。」文子曰:「吾子之所及,請問其行也。」

子貢對曰:「夙興夜寐,諷誦崇禮;行不貳過,稱言不苟,是顏淵之行也。孔子說之以詩,詩雲:『媚茲一人,應侯順德。永言孝思,孝思惟則。』故國一逢有德之君,世受顯命,不失厥名,以禦於天子以申之。

在貧如客,使其臣如藉;不遷怒,不探怨,不錄舊罪,是冉雍之行也。孔子曰:『有土君子,有眾使也,有刑用也,然後怒;匹夫之怒,惟以亡其身。』詩雲:『靡不有初,鮮克有終。』以告之。

不畏強禦,不侮矜寡;其言曰性,都其富哉,任其戎,是仲由之行也。夫子未知以文也,詩雲:『受小共大共,為下國恂蒙。何天之寵,傅奏其勇。』夫強乎武哉,文不勝其質。

恭老恤孤,不忘賓旅,好學省物而不勤,是冉求之行也。孔子因而語之曰:『好學則智,恤孤則惠,恭老則近禮,克篤恭以天下,其稱之也,宜為國老。』

誌通而好禮,擯相兩君之事,篤雅其有禮節也,是公西赤之行也。孔子曰:『禮儀三百,可勉能也;威儀三千,則難也。』公西赤問曰:『何謂也?』孔子曰:『貌以擯禮,禮以擯辭,是之謂也。』主人聞之以成。孔子之語人也,曰:『當賓客之事則通矣。』謂門人曰:『二三子欲學賓客之事者,於赤也。』

滿而不滿,實如虛,通之如不及,先生難之;不學其貌,竟其德,敦其言;於人也,無所不信,其橋大人也?常以皓皓,是以眉壽,是曾參之行也。孔子曰:『孝,德之始也;弟,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參也,中夫四德者矣哉。』以此稱之也。

業功不伐,貴位不善,不侮可侮,不佚可佚,不敖無告,是顓孫之行也。孔子言之曰:『其不伐則猶可能也,其不弊百姓者則仁也。詩雲:「愷悌君子,民之父母。」』夫子以其仁為大也。

學以深,厲以斷,送迎必敬,上友下交,銀手如斷,是卜商之行也。孔子曰:『詩雲「式夷式已,無小人殆。」而商也其可謂不險也。』

貴之不喜,賤之不怒;苟於民利矣,廉於其事上也,以佐其下,是澹台滅明之行也。孔子曰:『獨貴獨富,君子恥之,夫也中之矣。』

先成其慮,及事而用之,是故不忘,是言偃之行也。孔子曰:『欲能則學,欲知則問,欲善則訊,欲給則豫,當是如偃也得之矣。』

獨居思仁,公言言義;其聞之詩也,一日三複白圭之玷,是南宮絛之行也。夫子信其仁,以為異姓。

自見孔子,入戶未嚐越屨,往來過人不履影;開蟄不殺,方長不折;執親之喪,未嚐見齒,是高柴之行也。孔子曰:『高柴執親之喪則難能也,開蟄不殺則天道也,方長不折則恕也,恕則仁也;湯恭以恕,是以日躋也。』

此賜之所親睹也,吾子有命而訊,賜則不足以知賢。」文子曰:「吾聞之也,國有道則賢人興焉,中人用焉,百姓歸焉。若吾子之語審茂,則一諸侯之相也,亦未逢明君也。」

子貢既與衛將軍文子言,適魯,見孔子曰:「衛將軍問二三子之行於賜也,不一而三,賜也辭不獲命,以所見者對矣;未知中否,請嚐以告。」孔子曰:「言之。」子貢以其質告。孔子既聞之,笑曰:「賜,汝偉為知人,賜!」子貢對曰:「賜也焉能知人,此賜之所親睹也。」孔子曰:「是女所親也:吾語女耳之所未聞,目之所未見,思之所未至,智之所未及者乎?」子貢曰:「賜得則願聞之也。」

孔子曰:「不克不忌,不念舊惡,蓋伯夷、叔齊之行也。

我想得到上述一段文字的譯文。謝謝

大戴禮記保傅

封禪讀音:fēng shàn,是指中國古代帝王為祭拜天地而舉行的活動。去泰山封禪的有五位:秦始皇、漢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武則天是在嵩山封禪。古代皇帝封禪多在泰山,這是由泰山的特殊位置和悠久文化所決定的。其一,古人崇拜東方、蒼天、太陽、高山,而泰山是中國東部地區最高的山,在那裏既能第一時間看到太陽升起,也便於皇帝與天近距離的溝通;其二,泰山地處黃河流域下遊,這一帶在遠古相對比較發達,有著燦爛的曆史文化,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古代皇帝通過效仿先人封禪泰山,宣揚自己的豐功偉業,塑造自己的光輝形象,提升自己的曆史份量。而選擇其他地方封禪的皇帝則目的與選在泰山相差不了多少。曆代帝王封禪祭祀泰山一覽表 秦 始皇嬴政 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 封泰山、禪梁父山 二世胡亥 二世皇帝元年(公元前209年) 登封泰山 西 漢 武帝劉徹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 封泰山、禪肅然山 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 封泰山、祠明堂 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 封泰山、祠明堂 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 封泰山、禪蒿裏山 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 封泰山、禪石閭山 天漢三年(公元前98年) 封泰山、祠明堂 太始四年(公元前93年) 封泰山、禪石閭山 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 封泰山、禪石閭山 東 漢 光 武帝劉秀 建武三十二年(公元56年) 封泰山、禪梁父山 章帝劉烜 元和二年(公元85年) 柴祭泰山、祠明堂 安帝劉祜 延光三年(公元124 年) 柴祭泰山、祠明堂 隋 文帝楊堅 開皇十五年(公元595年) 為壇設祭泰山 唐 高宗李治 乾封元年(公元666年) 封泰山、禪社首山 玄宗李隆基 開 元十三年(公元725年) 封泰山、禪社首山 宋 真宗趙恒 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 封泰山、禪社首山 清 聖祖玄燁 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 祭祀泰山 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 祭祀泰山 高宗弘曆 乾隆十三年(公元 1748年)至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 先後10次祭祀泰山 。封禪一般指中國古代帝王到東嶽泰山進行祀天祭地的典禮。袁宏《後漢紀》曾對封禪的解釋為:“夫揖讓受終,必有至德於天下;征伐革命,則有大功於萬物。是故王者初基,則有封禪之事,蓋以其成功告於神明者也。夫東方者,萬物之所始;山嶽者,靈氣之所宅。故求之物本,必於其始;取其所通,必於其宅。崇其壇場,則謂之封;明其代興,則謂之禪。然則封禪者,王者開物之大禮也。”中國先秦最早的典籍《山海經》,就反映了先民崇拜山嶽的觀念。《山海經》中的《山經》是中國第一部山嶽地理專著。其以山為綱,縱橫經緯天下地理形勢,共分26個山區、477座山;山嶽是地理格局中的主導和標誌,並按照地形,提出了山係的概念。《山經》主要特點是:一是以氏族圖騰標誌和山神崇拜信仰緊密結合。《山經》中所有山都有神,形象或半人半獸、或奇形怪獸。如:“凡南次二經之首,自櫃山至於漆吳之山,凡十七山,七千二百裏。其翼望之山,凡二十三山,六千七百四十四裏。其神狀皆羊身人麵。”而以華夏族居住的華山為中心的周圍地區,則直接以山作為山神化身來崇拜。(1)這些山神形象均為氏族的圖騰形象,並逐漸形成按地域區分的具有共性的氏族部落圖騰。二是山嶽乃天神所居之地,是通天之路。如:“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住也;”“昆侖之丘,是實惟帝之都,神陸吾司之;”“昆侖之墟方八百裏,高萬仞。……百神之所在”;“天帝之山,……有草焉;”“有靈山,巫鹹、巫即、巫盼、巫彭……十巫,從此升降,百藥爰在;”“在登葆山,群巫所從上下也。”還有許多山皆是日月出入的神山。這裏不僅說明“山是中國古代巫師的天梯或天柱”,而且反映了山是中國神話之源。三是山乃聖賢祖先發祥之地。如:“有九丘,以水絡之……太皡爰過”;“峑山,丹水出焉……黃帝是食是饗”;“長留之山,其神白帝少吳居之”;“大荒之山,日月所出。有人焉三麵,顓頊之子”等等。”四是用最隆重的禮儀祭祀山嶽。如“苦山、少室、太室皆塚也,其祀之:太牢之具,嬰以吉玉”;“熊山,帝也,其祀:羞酒,太牢具,嬰用一壁。幹舞,用兵以禳;祈,謬冕舞”等等。這些祭祀中的太牢之禮,是後來周代天子所用的祭禮,一般是祭祀天神、五帝和先祖方用。①據此可見,其時已對山嶽的尊崇,已無以複加。清代皇帝巡狩具有滿族狩獵文化習俗的一些特點,如巡狩亦曰圍。清太祖時,就經常在口外出兵行圍,以圍獵達到習武練兵之目的。康熙時,因不滿足於“大閱,,之類禮儀性的軍事檢閱與講武方式,遂決定遵循先祖行圍習武的方式。康熙十六年(1677年)和二十年,康熙先後兩次出塞選址,最後在距北京1000多裏的塞外喀喇沁旗和翁牛特旗的牧地上(今河北省圍場縣),劃出東西長300餘裏、南北寬200餘裏,周邊1300餘裏的土地,作為內蒙王公敬獻的土地,設置木蘭③圍場,共於森林草原、河流山巒處設圍場七十二處。每年四、十、十二月各撥兵4000名嫻習騎射和演練布陣。行圍者“往來沙塞,風塵有所不避,冒風雪以習勞”。①皇帝、皇子率先射獵,並指揮行圍。康熙對行軍、出哨、布圍、合圍、射獵、罷圍、駐蹕、安營等程序禮儀皆有嚴格規定,行圍結束則舉行盛大的論功行賞宴會。每年秋彌大典②規模最大,除皇帝護衛部隊以外,內蒙古四十九旗王公貴族、外蒙古和青海蒙古王公以及察哈爾八旗蒙古官員等都要參加,地近圍場的蒙古旗還須派遣騎兵、向導和圍槍手等協同行圍;又特諭杭州、西寧、西安等駐防滿軍赴京習圍。木蘭圍場由蒙古王公管領,後設總管以及圍管大臣管理,其四周數以木柵,稱為柳條邊。康熙四十二年在圍場南四百裏建造了熱河行宮(承德避暑山莊)。木蘭圍場不僅成為清代皇家最大的狩獵名苑,而且成為皇帝北巡的重要活動場所,康熙帝還曾在這裏指揮了著名的烏蘭布通之戰。乾隆時,木蘭行圍的規模往往比康熙時還要大。由於百官王公將帥等雲集,乾隆二十年更定網城置連帳一百七十五為內城,設旌門三,分樹軍纛,稱為金龍;外設連帳二百五十四,為外城,設旌門四,分樹軍纛,稱為飛虎。外周設宿衛警蹕,立帳房四十,各建旗幟,由八旗護軍官校環衛。在乾隆六年(1741年)二月,監察禦史叢洞上疏勸阻巡狩行圍,曰:“第恐侍從以狩獵為樂,在京臣工或因違遠天顏,漸生怠安,……伏祈暫息行圍,以頤養天年”。乾隆當即批駁道:古者春搜夏苗秋稱冬狩,皆因田獵以講武事。我朝武備,超越前代。當皇祖時,屢次出師,所向無敵,皆由平日訓肄嫻熟,是以有勇知方,人思敵愾。若平時將狩獵之事,廢而不講,則滿洲兵弁,習幹晏安,騎射漸致生疏矣。皇祖每年出口行圍,於軍伍最為有益,而紀綱整飭,政事悉舉,原與在京無異。至巡行口外,按曆蒙古諸蕃,加之恩意,因以寓懷遠之略,所並甚钜。皇考兩路出兵,現有征發,是以暫停圍獵。若在撤兵之後,亦必奉行。況今升平日久,弓兵漸不如前,人情狃於安逸,亦不可不加振刷。朕之降旨行圍,所以遵循祖製,正飭戎兵,懷柔屬國,非馳騁畋遊之謂。①乾隆這番話,實際道出了巡狩行圍的目的意義:一是“整飭戎兵”,常備不懈;二是“寓懷遠之略”,密切關注北邊蒙古各部王公動向,揚威塞外;三是“遵循祖製”,發揚尚武精神。故木蘭行圍是清帝維護封建大一統的強有力措施,對鞏固北疆具有曆史作用。同年七月十八日,為“政事悉舉”,乾隆諭大學士等:“朕因講武行圍口外,其辦理一切政務,與在宮中無異。在京部旗諸臣,理應益加黽勉,精勤奉職。倘或稍有懈馳,不但遲誤公事,且重負朕宵旰圖治之本懷”。①二十六日乾隆奉皇太後由圓明園啟駕赴木蘭圍場,路途在古北口閱兵、於常山峪和張三營行圍、準烏拉岱賜宴蒙古王公等等。九月二十八日,乾隆返京後,降諭斥責借故不去行圍的諸王大臣道:朕此次行圍,諸王大臣中,竟有耽戀室家,托故不願隨往者。朕已為姑容,亦不必明指其人。夫行圍出獵,既以操演技藝,練習勞苦,尤足以奮發人之誌氣,乃滿洲等應行通往之事。若惟事愉安,不知愧恥,則積習相沿,實於國勢之隆替,甚有關係。嗣後倘有不知悛改,仍蹈前轍者,朕斷不輕為寬容。②從乾隆這道降諭中可看到兩個層麵的含意:一是清統治者對巡狩行圍十分重視,已從關係到“國勢之隆替”之高度來審視這項活動;二是巡狩行圍是“練習勞苦”以奮發誌氣,絕非安逸享樂之事。據此可見,清朝統治者對巡狩勤政意義是有深刻認識的。據史統計,僅木蘭秋彌大典,康熙時約舉行有三十餘次,雍正未舉,乾隆時舉行四十次,嘉慶時舉行了十一次。故木蘭行圍秋彌成為清代皇帝巡狩勤政史上一個值得稱道的亮點。然道光四年,因木蘭圍場獸類減少和環境變化等種種原因,遂宣布停止行圍。同治元年(1862年),清廷宣布木蘭開圍放墾。光緒二年(1876年)設圍場廳,1913年建圍場縣。乾隆帝弘曆,是清代“康乾盛世”的又一主角。其治國頗有乃祖康熙勤政巡狩風範。據史載,乾隆執政六十年,東巡盛京四次、南巡江南六次、巡幸熱河避暑山莊五十二次、巡幸五台山五次,告祭曲阜五次,登祭泰山十一次以及巡察畿輔、天津、豫魯等地也有百餘次之多。從有清一代巡狩而論,除康熙六次南巡以外,乾隆的六次南巡山同樣也是清朝封建政治的亮點。這兩朝南巡,成為打造“康乾盛世”的基石。乾隆曾評價自己平生政績時,對南巡業績乃是極其重視的。他曾在晚年所撰《南巡記》中曰:“吾臨禦五十年,凡舉二大事。一日西師,一曰南巡”。其實,乾隆巡狩江南的重要目的同康熙一樣,主要“莫大於河工”和籠絡南方士人,察吏安民、維係民心。如果要有區別,那就是乾隆前四次南巡因奉皇太後遊覽江南風景名勝,“以娛暢慈懷”,故其巡狩中的遊幸成分明顯增多,並更顯皇家氣派。乾隆十四年(1749年)十月,“出於該省紳耆士庶,望幸心殷,合詞奏請”,乾隆諭敕定於十六年正月巡幸江南。諭敕曰:江南地廣人稠,素所廑念。其官方戎政,河務海防,與凡閭閻疾苦,無非事者。第程途稍遠,十餘年來未遑舉行。屢嚐敬讀聖祖實錄,備載前後南巡,恭侍皇太後鑾輿,群黎扶老攜幼,夾道歡迎,交頌天家孝德,心甚慕焉。朕巡幸所至,悉奉聖母皇太後遊賞。江南名勝甲天下,誠親掖安輿,腓覽山川之佳秀,民物之豐美,良足以娛暢慈懷。①乾隆首次下江南後,副督禦史孫灝即上諫疏,請停止明年巡幸索約勒,並雲“索約勒非江浙勝地可觀”。乾隆認為孫有譏諷之意,遂怒斥批駁道:“其言更為荒誕。且南巡之舉,豈僅為山水觀覽之娛!上年朕臨除邳淮泗沮洳之地,為之相視求瘼,疏泄求防,次第興舉,今歲農事倍收,孫灝寧不聞之乎!”②乾隆雖批駁孫諫,但並不否認“山水觀覽之娛”。故乾隆南巡,江南各地名勝多遺留有禦詩題詞手跡等等。這也成為文人墨客極盡創作小說故事之能事的來源。清宮屢將江南名勝移入禦園,如圓明園中安瀾園、長春園及避暑山莊獅子林均仿照蘇州園林,這也是乾隆南巡之傑作。

大戴禮記補注

《大戴禮記》和《小戴禮記》的區別如下:

1、編著人不同

《大戴禮記》:《大戴禮記》是西漢中期戴德編著的禮製著作。

《小戴禮記》:《禮記》又名《小戴禮記》、《小戴記》,成書於漢代,為西漢禮學家戴聖所編。

2、篇數不同

《大戴禮記》:《大戴禮記》原有八十五篇,但今僅存三十九篇。其餘的四十六篇,即第一篇至第三十八篇、第四十三篇至第四十五篇、第六十一篇、第八十二篇至第八十五篇,至遲在唐代已亡佚。

《小戴禮記》:《小戴禮記》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製度選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3、成書來源不同

《大戴禮記》:《大戴禮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來源於《漢書·藝文誌》(第1709頁)所著錄的時代較早的雜集《記》131篇。

《小戴禮記》:據傳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學生們所作,西漢禮學家戴聖所編,孔子教授弟子的《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是中國古典文化中最高哲理的載體。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大戴禮記解詁”的具體內容,今天的分享到這裏就結束啦,如果你還想要了解更多資訊,可以關注或收藏我們的網站,還有更多精彩內容在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