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來為您分享倚杖柴門外的下一句的一些知識,本文內容可能較長,請你耐心閱讀,如果能碰巧解決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您的支持是對我們的最大鼓勵!

倚杖柴門外,聽風吹過麵頰,暖陽灑在身上,心情隨之平靜了許多。夏日的午後,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將整個庭院映照得明亮而溫暖。

倚杖柴門外的下一句

歲月如歌,時光靜好。倚杖柴門外,回想起那些年,那些歲月,不禁讓我沉醉其中。曾經,我總是那個倚杖門外等待的人,期待著某個人的歸來,期待著一份承諾的守候。可我終於明白了,倚杖柴門外,並不等於靜靜的等待,而是心境的一種升華。

倚杖柴門外,我看見了那些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鳥兒在樹枝上歡快地歌唱,小溪潺潺流淌,流動著歲月的痕跡。這一切都是那樣的美好,讓我心生感慨,讓我懂得了人生的真諦。

倚杖柴門外,我感受到了歲月的靜好,看到了人生的無常。花開花謝,風起風落,時間在不經意間悄悄溜走,讓我懂得了珍惜和感恩。無論是勝利的喜悅,還是失敗的失望,都不會永遠停留,人生的真正美麗在於懷揣感恩與寬容,用一顆平常心去麵對生活的風風雨雨。

倚杖柴門外,我看見了生活的美好與希望。時間的流轉並沒有剝奪我對生活的熱愛和追求。我依然可以倚杖在門口,向遠方望去,追逐著心中的夢想。生活或許並不完美,但我們可以努力去創造一個更好的明天。

倚杖柴門外,我打開了心靈的窗戶,讓陽光和微風從那裏進入,溫暖著我的內心。我學會了麵對挫折,學會了放下執著,從而更加從容地迎接人生的每一天。

倚杖柴門外,我看見了希望,看見了未來。不再固守過往的痛苦和遺憾,我願意敞開胸懷,迎接新的挑戰和機遇。未來也許依然充滿了未知,但我相信,倚杖柴門外的下一刻,定會帶來更多陽光和溫暖。

倚杖柴門外的下一句

倚杖柴門外下一句是,臨風聽暮蟬。出自《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全詩: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_。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渡頭餘落日,墟裏上孤煙。複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譯文:

寒山轉變得格外鬱鬱蒼蒼,秋水日日舒緩地流向遠方。我柱杖佇立在茅舍的門外,迎風細聽著那暮蟬的吟唱。渡頭那邊太陽快要落山了,村子裏的炊煙一縷縷飄散。又碰到裴迪這個接輿酒醉,在恰如陶潛的我麵前謳狂。

賞析:

這是一首詩、畫、音樂完美結合的五律。首聯和頸聯寫景,描繪輞川附近山水田園的深秋暮色;頷聯和尾聯寫人,刻畫詩人和裴迪兩個隱士的形象。風光人物,交替行文,相映成趣,形成物我一體、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抒寫詩人的閑居之樂和對友人的真切情誼。

倚杖柴門外的下一句是什麼

倚杖柴門外的下一句:”臨風聽暮蟬“。

出自唐代王維的《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餘落日,墟裏上孤煙。

複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白話譯文:

寒山轉變得格外鬱鬱蒼蒼,秋水日日舒緩地流向遠方。

我柱杖佇立在茅舍的門外,迎風細聽著那暮蟬的吟唱。

渡頭那邊太陽快要落山了,村子裏的炊煙一縷縷飄散。

又碰到裴迪這個接輿酒醉,在恰如陶潛的我麵前謳狂。

注釋:

1、轉蒼翠:一作“積蒼翠”。轉:轉為,變為。蒼翠:青綠色,蒼為灰白色,翠為墨綠色。

2、潺湲(chán yuán ):水流聲。這裏指水流緩慢的樣子,當作為“緩慢地流淌”解。

3、聽暮蟬:聆聽秋後的蟬兒的鳴叫。暮蟬:秋後的蟬,這裏是指蟬的叫聲。

4、渡頭:渡口。

5、餘:又作“餘”。

6、墟裏:村落。

7、孤煙:直升的炊煙,可以是倚門看到的第一縷村煙。

8、值:遇到。

9、接輿:陸通先生的字。接輿是春秋時楚國人,好養性,假裝瘋狂,不出去做官。在這裏以接輿比裴迪。

10、五柳:陶淵明。這裏詩人以“五柳先生”自比。這兩句詩的意思是說,又碰到狂放的裴迪喝醉了酒,在我麵前唱歌。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餘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作品賞析:

此詩所要極力表現的是輞川的秋景。一聯和三聯寫山水原野的深秋晚景,詩人選擇富有季節和時間特征的景物:蒼翠的寒山、緩緩的秋水、渡口的夕陽,墟裏的炊煙,有聲有色,動靜結合,勾勒出一幅和諧幽靜而又富有生機的田園山水畫。詩的二聯和四聯寫詩人與裴迪的閑居之樂。倚杖柴門,臨風聽蟬,把詩人安逸的神態,超然物外的情致,寫得栩栩如生;醉酒狂歌,則把裴迪的狂士風度表現得淋漓盡致。全詩物我一體,情景交融,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此詩、畫、音樂完美結合的五律。首聯和頸聯寫景,描繪輞川附近山水田園的深秋暮色;頷聯和尾聯寫人,刻畫詩人和裴迪兩個隱士的形象。風光人物,交替行文,相映成趣,形成物我一體、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抒寫詩人的閑居之樂和對友人的真切情誼。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首聯寫山中秋景。時在水落石出的寒秋,山間泉水不停歇地潺潺作響;隨著天色向晚,山色也變得更加蒼翠。不待頷聯說出“暮”字,已給人以時近黃昏的印象。“轉”和“日”用得巧妙。轉蒼翠,表示山色愈來愈深,愈來愈濃;山是靜止的,這一“轉”字,便憑借顏色的漸變而寫出它的動態。日潺湲,就是日日潺湲,每日每時都在喧響;水是流動的,用一“日”字,卻令人感覺它始終如一的守恒。寥寥十字,勾勒出一幅有色彩,有音響,動靜結合的畫麵。

“渡頭餘落日,墟裏上孤煙。”頸聯寫原野暮色。夕陽欲落,炊煙初升,是田野黃昏的典型景象。渡頭在水,墟裏在陸;落日屬自然,炊煙屬人事:景物的選取是很見匠心的。“墟裏上孤煙”,顯係從陶潛“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裏煙”(《歸田園居之一》)點化而來。但陶句是擬人化的表現遠處村落上方炊煙縈繞、不忍離去的情味,王句卻是用白描手法表現黃昏第一縷炊煙嫋嫋升到半空的景象,各有各的形象,各有各的意境。這一聯是王維修辭的名句,曆來被人稱道。“渡頭餘落日”,精確地剪取落日行將與水麵相切的一瞬間,富有包孕地顯示了落日的動態和趨向,在時間和空間上都為讀者留下想象的餘地。“墟裏上孤煙”,寫的也是富有包孕的片刻。“上”字,不僅寫出炊煙悠然上升的動態,而且顯示已經升到相當的高度。

首、頸兩聯,以寒山、秋水、落日、孤煙等富有季節和時間特征的景物,構成一幅和諧靜謐的山水田園風景畫。但這風景並非單純的孤立的客觀存在,而是畫在人眼裏,人在畫圖中,一景一物都經過詩人主觀的過濾而帶上了感情色彩。頷聯:“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這就是詩人的形象。柴門,表現隱居生活和田園風味;倚杖,表現年事已高和意態安閑。柴門之外,倚杖臨風,聽晚樹鳴蟬、寒山泉水,看渡頭落日、墟裏孤煙,那安逸的神態,瀟灑的閑情,和“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歸去來辭》)的陶淵明有幾分相似。王維對那位“古今隱逸詩人之宗”,也是十分仰慕的,就在這首詩中,不僅仿效了陶的詩句,而且在尾聯引用了陶的典故:“複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陶文《五柳先生傳》的主人公,是一位忘懷得失、詩酒自娛的隱者,“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實則,生正是陶潛的自我寫照;而王維自稱五柳,就是以陶潛自況的。接輿,是春秋時代“鳳歌笑孔丘”的楚國狂士,詩人把沉醉狂歌的裴迪與楚狂接輿相比,乃是對這位年輕朋友的讚許。陶潛與接輿──王維與裴迪,個性雖大不一樣,但那超然物外的心跡卻是相近相親的。“複值接輿醉”的複字,不表示又一次遇見裴迪,而是表示詩人情感的加倍和進層:既賞佳景,更遇良朋,輞川閑居之樂,至於此極啊!末聯生動地刻畫了裴迪的狂士形象,表明了詩人對他的由衷的好感和歡迎,詩題中的贈字,也便有了著落。

頷聯和尾聯,對兩個人物形象的刻畫,也不是孤立進行,而是和景物描寫密切結合的。柴門、暮蟬、晚風、五柳,有形無形,有聲無聲,都是寫景。五柳,雖是典故,但對王維說來,模仿陶淵明筆下的人物,植五柳於柴門之外,這是自然而然的。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倚仗柴門外臨風聽暮蟬是寫的秋天季節。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王維 寒山轉蒼翠, 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門外, 臨風聽暮蟬。 渡頭餘落日, 墟裏上孤煙。 複值接輿醉, 狂歌五柳前。 《新唐書·王維傳》:“別墅在輞川,地奇勝……與裴迪遊賦詩相酬為樂。”這首詩即與裴迪相酬為樂之作。 這是一首詩、畫、音樂完美結合的五律。首聯和頸聯寫景,描繪輞川附近山水田園的深秋暮色;頷聯和尾聯寫人,刻畫詩人和裴迪兩個隱士的形象。風光人物,交替行文,相映成趣,形成物我一體、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抒寫詩人的閑居之樂和對友人的真切情誼。

贈裴迪倚杖柴門外

【概括】他的詩清新、坦然、正像“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一樣。 照、 流給人以動態美;明月靜物 清泉靈動。將自然美與心境完美融合,寫出了山壑之中,鬆林沐浴在月光下閃爍迷離之景,盡顯月華的恬靜、光潔。【著有】雜詩 少年行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紅豆 送別 歸嵩山作 鹿柴 送元二使安西 使至塞上 竹裏館 山居秋暝 送別 出塞作 鳥鳴澗 觀獵 過香積寺 積雨輞川莊作 送綦毋潛落第還鄉 桃源行 漢江臨眺 長生草 山中 哭孟浩然 青溪 老將行 洛陽女兒行 木蘭柴 孟城坳 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 漆園 送梓州李使君 欒家瀨 文杏館 西施詠 菩提寺私成口號 奉和聖製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 渭城曲 終南別業 欹湖 偶然作六首 渭川田家 酬張少府 息夫人 渭川田家 新晴野望 紅牡丹 歸輞川作 春中田園作 秋夜曲 送沈子歸江東(一作送沈子福之江東) 戲贈張五弟諲三首 送秘書晁監還日本國 奉和聖製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 送友人歸山歌二首 冬夜書懷 桃源行 隴頭吟 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扶南曲歌詞五首 辛夷塢 終南山 新秦郡鬆樹歌 燕支行 洛陽女兒行 ( 冊4 卷125 頁1258a) 與胡居士皆病寄此詩兼示學人二首 晦日遊大理韋卿城南別業四聲依次用各六韻 伊州歌 同比部楊員外十五夜遊有懷靜者季 送李睢陽 戲贈張五弟諲三首(時在常樂東園,走筆成) 酬郭給事 魚山神女祠歌 同盧拾遺過韋給事東山別業二十韻,給事首春 獻始興公 同廬拾遺過韋(一作章。非)給事東山別業二 丁宇田家有贈 送韋大夫東京留守 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瓜園詩(並序)? 晦日遊大理韋卿城南別業四聲依次用各六韻 書事 扶南曲歌詞五首 登樓歌 榆林郡歌 哭殷遙 春夜竹亭贈錢少府歸藍田 胡居士臥病遺米因贈人 藍田山石門精舍 ? 觀別者 贈郭給事 送綦毋潛落第還鄉 贈李頎 送康太守 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磴道盤曲四五十裏至黃牛 送崔五太守 雙黃鵠歌送別 送神 雪中憶李楫 寄河上段十六 雜曲歌辭·少年行四首 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 聽百舌鳥 田園樂七首(一作輞川六言,第六首一作皇甫 燕支行(時年二十一) 宋進馬哀詞 與胡居士皆病寄此詩兼示學人二首 黎拾遺昕裴秀才迪見過秋夜對雨之作 慕容承攜素饌見過 恭懿太子挽歌五首 寄荊州張丞相 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一作王劭詩,非) 送嚴秀才還蜀 納涼 濟上四賢詠(三首。濟州官舍作) 飯覆釜山僧 故南陽夫人樊氏挽歌 夷門歌 寓言二首 贈從弟司庫員外絿 從軍行 早春行 早朝 渭城曲 送權二 休假還舊業便使 同崔傅答賢弟 故人張諲工詩善易卜兼能丹青草隸頃以詩見贈 謁璿上人(並序) 過李楫宅 韋侍郎山居 贈祖三詠 奉寄韋太守陟 送張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韻 送從弟蕃遊淮南 送高適(一作道非)弟耽歸臨淮作 別弟縉後登青龍寺望藍田山 別綦毋潛 老將行 林園即事寄舍弟紞(次荊州時作) 贈劉藍田(一作盧象詩) 黃雀癡 寒食城東即事 橫吹曲辭·隴頭吟 送禰郎中 送李太守赴上洛 濟州過趙叟家宴 三月三日勤政樓侍宴應製 輞川集·宮槐陌 相和歌辭·祠漁山神女歌·送神 相和歌辭·班婕妤三首 送殷四葬(一作哭殷遙) 與盧員外象過崔處士興宗林亭 山茱萸 送韋評事 雜詩三首 左掖梨花(一作海棠。與丘為、皇甫冉同作) 不遇詠 青雀歌 答張五弟 奉和聖製天長節賜宰臣歌應製 酬黎居士淅川作(曇壁上人院走筆成) 酬諸公見過(時官未出,在輞川莊) 奉和聖製登降聖觀與宰臣等同望應製 奉和聖製禦春明樓臨右相園亭賦樂賢詩應製 獻始興公(時拜右拾遺) 寄崇梵僧(崇梵寺近東阿覆釜村) 故南陽夫人樊氏挽歌 留別山中溫古上人兄並示舍弟縉 冬日遊覽 送高適弟耽歸臨淮作(坐上作) 藍田山石門精舍 奉和楊駙馬六郎秋夜即事 晚春嚴少尹與諸公見過 鄭果州相過 韋給事山居 資聖寺送甘二 留別山中溫古上人兄並示舍弟縉 贈房盧氏琯 秋夜獨坐懷內弟崔興宗 送綦毋秘(一作校)書棄官還江東 過太乙觀賈生房 李陵詠 羽林騎閨人 歎白發 奉和聖製登降聖觀與宰臣等同望應製 座上走筆贈薛璩慕容損 隴西行 奉和聖製送不蒙都護兼鴻臚卿歸安西應製 奉和聖製禦春明樓臨右相園亭賦樂賢詩應製 李(一作石)處士山居 苦熱行 宿鄭州 和使君五郎西樓望遠思歸 至滑州隔河望黎陽憶丁三寓 華嶽 渭川田家 與盧象集朱家 夏日過青龍寺謁操禪師(與裴迪同作) 故太子太師徐公挽歌四首 故西河郡杜太守挽歌三首 涼州郊外遊望(時為節度判官,在涼州作) 春日上方即事 喜祖三至留宿 秋夜獨坐(一作冬夜書懷) 酬虞部蘇員外過藍田別業不見留之作 酬嚴少尹徐舍人見過不遇 酬賀四贈葛巾之作 和尹諫議史館山池 青雀歌(與盧象、崔興宗、裴迪、弟縉同賦) 送孫二 送李判官赴東江 送劉司直赴安西 送趙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磴道盤曲四五十裏至 齊州送祖三(一作河上送趙仙舟,又作淇上別 濟上四賢詠·鄭霍二山人(一作寄崔鄭二山人 贈祖三詠(濟州官舍作) 贈裴迪 菩提寺禁口號又示裴迪 崔九弟欲往南山馬上口號與別 題友人雲母障子(時年十五) 崔興宗寫真詠 闕題二首 靈雲池送從弟 齊州送祖二(一作送別) 贈裴旻將軍 寒食汜上作(一作途中口號) 戲題輞川別業 戲題盤石 涼州賽神(時為節度判官,在涼州作) 戲嘲史寰 歎白發 疑夢 句 相和歌辭·祠漁山神女歌·迎神 輞川集·南垞 輞川集·白石灘 過沈居士山居哭之 奉和聖製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 春日直門下省早朝(時為右補闕) 和仆射晉公扈從溫湯(時為右補闕) 和宋中丞夏日遊福賢觀天長寺寺即陳左相宅所 留別丘為 愚公穀三首(青龍寺與黎昕戲題) 雜詩 奉和聖製上巳於望春亭觀禊飲應製 奉和聖製重陽節宰臣及群官上壽應製 青龍寺曇璧上人兄院集 曉行巴峽 河南嚴尹弟見宿弊廬訪別人賦十韻 田家 清如玉壺冰(京兆府試,時年十九) 賦得秋日懸清光 奉和聖製暮春送朝集使歸郡應製 留別錢起 上張令公 敕賜百官櫻桃(時為文部郎) 哭祖六自虛(時年十八) 遊悟真寺(一作王縉詩) 哭褚司馬 和太常韋主簿五郎溫湯寓目之作 既蒙宥罪旋複拜官,伏感聖恩竊書鄙意,兼奉 過乘如禪師蕭居士嵩丘蘭若 酌酒與裴迪 輞川別業 早秋山中作 輞川集·北垞 輞川集·椒園 皇甫嶽雲溪雜題五首·蓮花塢 皇甫嶽雲溪雜題五首·鸕鶿堰 皇甫嶽雲溪雜題五首·上平田 皇甫嶽雲溪雜題五首·萍池 答裴迪輞口遇雨憶終南山之作 山中寄諸弟妹 聞裴秀才迪吟詩因戲贈 贈韋穆十八 臨高台送黎拾遺 別輞川別業 輞川集·柳浪 輞川集·金屑泉 輞川集·臨湖亭 輞川集·華子岡 輞川集·斤竹嶺 輞川集·木蘭柴 輞川集·茱萸沜 送王尊師歸蜀中拜掃 少年行四首 問寇校書雙溪 寄崇梵僧 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迎神 奉和聖製送不蒙都護兼鴻臚卿歸安西應製 濟上四賢詠·成文學 別弟妹二首(一作盧象詩) 夷門歌 同比部楊員外十五夜遊有懷靜者季 送張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韻(走筆成) 崔濮陽兄季重前山興(山西去亦對維門) 丁寓田家有贈 謁璿上人 瓜園詩 送封太守 送李員外賢郎 送崔三往密州覲省 送孟六歸襄陽(一作張子容詩) 送宇文三赴河西充行軍司馬 送楊長史赴果州 黃雀癡(雜言走筆) 送丘為落第歸江東 酬比部楊員外暮宿琴台朝躋書閣率爾見贈之作 送張判官赴河西 送岐州源長史歸(同在崔常侍幕中,時常侍已 送張道士歸山 同崔興宗送衡嶽瑗公南歸 待儲光羲不至 聽宮鶯 淇上田園即事 泛前陂 登河北城樓作 千塔主人 晚春歸思 戲題示蕭氏甥 故南陽夫人樊氏挽歌 過福禪師蘭若 登裴秀才迪小台 遊李山人所居因題屋壁 山居即事 青溪 送張五歸山 齊州送祖三? 送陸員外 贈劉藍田 林園即事寄舍弟紞 贈裴十迪 早入滎陽界 渡河到清河作 贈吳官 苑舍人能書梵字兼達梵音,皆曲盡其妙,戲為 燕子龕禪師 送宇文太守赴宣城 奉送六舅歸陸渾 送縉雲苗太守 輞川閑居 春園即事 過崔駙馬山池 過感化寺曇興上人山院(與裴迪同作) 登辨覺寺 達奚侍郎夫人寇氏挽詞二首 送孫秀才(《紀事》作王縉詩) 奉和聖製慶玄元皇帝玉像之作應製 奉和聖製與太子諸王三月三日龍池春禊應製 送錢少府還藍田 送丘為往唐州 送元中丞轉運江淮(一作錢起詩) 送崔九興宗遊蜀 送崔興宗 送平澹然判官 送邢桂州 初出濟州別城中故人(一作被出濟州) 送張五諲歸宣城 送友人南歸 送賀遂員外外甥 送方城韋明府 納涼 李陵詠(時年十九) 濟上四賢詠·崔錄事 送從弟蕃遊淮南 送李睢陽(一本以前九句自為一首) 奉和聖製天長節賜宰臣歌應製 雙黃鵠歌送別(時為節度判官,在涼州作) 送友人歸山歌二首(離騷題作山中人) 白黿渦(雜言走筆) 奉和聖製賜史供奉曲江宴應製 從岐王過楊氏別業應教 從岐王夜宴衛家山池應教 早朝 同崔員外秋宵寓直 故人張諲工詩善易卜兼能丹青草隸,頃以詩見 燕子龕禪師 寓言二首(次首《律髓》入俠少類,作盧象《 送綦毋秘書棄官還江東 秋夜獨坐懷內弟崔興宗 贈徐中書望終南山歌 春日與裴迪過新昌裏訪呂逸人不遇 送方尊師歸嵩山 送楊少府貶郴州 苑舍人能書梵字兼達梵音,皆曲盡其妙,戲為 重酬苑郎中(時為庫部員外) 敕借岐王九成宮避暑應教 大同殿柱產玉芝,龍池上有慶雲神光照殿,百 贈焦道士 贈東嶽焦煉師 奉和聖製十五夜然燈繼以酺宴應製 奉和聖製幸玉真公主山莊因題石壁十韻之作應 和陳監四郎秋雨中思從弟據 三月三日曲江侍宴應製 酬慕容十一 過始皇墓(時年十五,一作二十一) 東溪玩月(一作王昌齡詩) 沈十四拾遺新竹生讀經處同諸公之作 雜詩 投道一師蘭若宿 遊化感寺 春過賀遂員外藥園 過盧四員外宅看飯僧共題七韻 送熊九赴任安陽 山中示弟 【名篇】送別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 但去莫複問,白雲無盡時。 送張五歸山 送君盡惆悵,複送何人歸。 幾日同攜手,一朝先拂衣。 東山有茅屋,幸為掃荊扉。 當亦謝官去,豈令心事違。 送綦毋潛落第還鄉聖代無隱者,英靈盡來歸。 遂令東山客,不得顧采薇。 既至君門遠,孰雲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縫春衣。 置酒臨長道,同心與我違。 行當浮桂棹,未幾拂荊扉。 遠樹帶行客,孤村當落暉。 吾謀適不用,勿謂知音稀。 藍田山石門精舍 落日山水好,漾舟信歸風。 探奇不覺遠,因以緣源窮。 遙愛雲木秀,初疑路不同。 安知清流轉,偶與前山通。 舍舟理輕策,果然愜所適。 老僧四五人,逍遙蔭鬆柏。 朝梵林未曙,夜禪山更寂。 道心及牧童,世事問樵客。 暝宿長林下,焚香臥瑤席。 澗芳襲人衣,山月映石壁。 再尋畏迷誤,明發更登曆。 笑謝桃源人,花紅複來覿。 青溪 言入黃花川,每逐青溪水。 隨山將萬轉,趣途無百裏。 聲喧亂石中,色靜深鬆裏。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葦。 我心素已閑,晴川淡如此。 請留盤石上,垂釣將已矣。 崔濮陽兄季重前山興 秋色有佳興,況君池上閑。 悠悠西林下,自識門前山。 千裏橫黛色,數峰出雲間。 嵯峨對秦國,合遝藏荊關。 殘雨斜日照,夕嵐飛鳥還。 故人今尚爾,歎息此頹顏。 新晴野望 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 郭門臨渡頭,村樹連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後。 農月無閑人,傾家事南畝。 西施詠 豔色天下重,西施寧久微。 朝乃越溪女,暮作吳宮妃。 踐日豈殊眾,貴來方悟稀。 邀人傅香粉,不自著羅衣。 君寵益嬌態,君憐無是非。 當時浣紗伴,莫得同車歸。 持謝鄰家女,效顰安可希? 李陵詠 時年十九 漢家李將軍,三代將門子。 結發有奇策,少年成壯士。 長驅塞上兒,深入單於壘。 旌旗列相向,簫鼓悲何已。 日暮沙漠陲,戰聲煙塵裏。 將令驕虜滅,豈獨名王侍。 既失大軍援,遂嬰穹廬恥。 少小蒙漢恩,何堪坐思此。 深衷欲有報,投軀未能死。 引領望子卿,非君誰相理。 老將行 少年十五二十時,步行奪得胡馬射。 射殺中山白額虎,肯數鄴下黃須兒。 一身轉戰三千裏,一劍曾當百萬師。 漢兵奮迅如霹靂,虜騎崩騰畏蒺藜。 衛青不敗由天幸,李廣無功緣數奇。 自從棄置便衰朽,世事磋砣成白首。 昔時飛箭無全目,今日垂楊生左肘。 路傍時賣故侯瓜,門前學種先生柳。 蒼茫古木連窮巷,寥落寒山對虛牖。 誓令疏勒出飛泉,不似穎川空使酒。 賀蘭山下陣如雲,羽檄交馳日夕聞。 節使山河募年少,詔書五道出將軍。 試拂鐵衣如雪色,聊持寶劍動星文。 願得燕弓射大將,恥令越甲鳴吳君莫嫌舊日雲中守,猶堪一戰取功勳。 桃源行 時年十九 漁舟逐水愛山春,兩岸桃花夾去津。 坐看紅樹不知遠,行盡青溪不見人。 山口潛行始隈□,山開曠望旋平陸。 遙看一處攢雲樹,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傳漢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五陵源,還從物外起田園。 月明鬆下房櫳靜( 一作淨),日出雲中雞犬喧。 驚( 一作忽) 聞俗客爭來集,競引還家問都( 一作鄉) 邑。 平明閭巷掃花開,薄暮漁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間,及至(更聞)成仙遂(去)不還。 峽裏誰知有人事,世中遙望空雲山。 不疑靈境難聞見,塵心未盡思鄉縣。 出洞無論隔山水,辭家終擬長遊衍。 自謂經過舊不迷,安知峰( 一作岑) 壑今來變。 當時隻記入山深,青溪幾曲( 一作度) 到雲林。 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辯仙源何處尋。 洛陽女兒行 時年十六,一作十八 洛陽女兒對門居,才可容顏十五餘。 良人玉勒乘驄馬,侍女金盤膾鯉魚。 畫閣朱樓盡相望,紅桃綠柳垂簷向。 羅帷送上七香車,寶扇迎歸九華帳。 狂夫富貴在青春,意氣驕奢劇季倫。 自憐碧玉親教舞,不惜珊瑚持與人。 春窗曙滅九微火,九微片片飛花瑣。 戲罷曾無理曲時,妝成隻是薰香坐。 城中相識盡繁華,日夜經過趙李家。 誰憐越女顏如玉,貧賤江頭自浣紗? 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潺。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餘落日,墟裏上孤煙。 複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 寒更催唱曉,清鏡覽衰顏。 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 灑空深巷靜,積素廣庭閑。 借問哀安舍,口然尚閉關。 酬虞部蘇員外過藍田別業不見留之作 貧居依穀口,喬木帶荒村。 石路往回駕,山家誰候門? 漁舟膠凍浦,獵火燒寒原。 唯有白雲外,疏鍾聞夜猿。 酬比部楊員外暮宿琴台朝躋書閣率爾見贈之作 舊簡拂塵看,鳴琴候月彈。 桃源迷漢姓,鬆樹有秦官。 空穀歸人少,青山背日寒。 羨君棲隱處,遙望白雲端。 酬張少府 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 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 鬆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 登裴秀才迪小台作 端居不出戶,滿目望雲山。 落日鳥邊下,秋原人外閑。 遙知遠林際,不見此簷間。 好客多乘月,應門莫上關。 過香積寺 不知香積寺,數裏入雲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鍾。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鬆。 薄暮空潭曲,安禪製毒龍。 過感化寺曇興上人山院 暮持筇竹杖,相待虎溪頭。 催客聞山響,歸房逐水流。 野花叢發好,穀鳥一聲幽。 夜坐空林寂,鬆風直似秋。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終南別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歸嵩山作 晴川帶長薄,車馬去閑閑。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 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 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 終南山 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 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浦問樵夫。 輞川閑居 一從歸白社,不複到青門。 時倚簷前樹,遠看原上村。 青菰臨水映,白鳥向山翻。 寂寞於陵子,桔槔方灌園。 春園即事 宿雨乘輕屐,春寒著弊袍。 開畦分白水,間柳發紅桃。 草際成棋局,林端舉桔槔。 還持鹿皮幾,日暮隱蓬蒿。 觀獵 風動角弓鳴,將軍獵渭城。 草枯鷹眼急,雪盡馬啼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 回看失雁處,千裏暮雲平。 漢江臨泛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 襄陽風日好,留醉與山公。 使至塞上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送李太守赴上洛 商山包楚鄧,積翠藹沉沉。 驛路飛泉灑,關門落照深。 野花開古戍,行客響空林。 板屋春多雨,山城晝欲陰。 丹泉通虢略,白羽抵荊岑。 若見西山爽,應知黃綺心。 積雨輞川莊作 積雨空林煙火遲。 蒸藜炊黍餉東口。 漠漠水田飛白鷺。 陰陰夏木囀黃鸝。 山中習靜觀朝槿。 鬆下清齋折露葵。 野老與人爭席罷。 海鷗何事更相疑。 孟城坳 新家孟城口,古木餘衰柳。 來者複為誰?空悲昔人有。 華子岡 飛鳥去不窮,連山複秋色。 上下華子岡,惆悵情何極! 文杏館 文杏裁為梁,香茅結為宇。 不知棟裏雲,去作人間雨。 斤竹嶺 檀欒映空曲,青翠漾漣漪。 暗入商人路,樵人不可知。 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複照青苔上。 木蘭柴 秋山斂餘照,飛鳥逐前侶。 彩翠時分明,夕嵐無處所。 茱萸泮 結實紅且綠,複如花更開。 山中倘留客,置此茱萸杯。 宮槐陌 仄徑蔭宮槐,幽陰多綠苔。 應門但迎掃,畏有山僧來。 欹湖 吹簫淩極浦,日暮送夫君。 湖上一回首,山青卷白雲。 柳浪 分行皆綺樹,倒影入清漪。 不學禦溝上,春風傷別離。 欒家瀨 颯颯秋雨中,淺淺石溜瀉。 跳波自相濺,白鷺驚複下。 金屑泉 日飲金屑泉,少當千餘歲。 翠鳳翔文螭,羽節朝玉帝。 白石灘 清淺白石灘,綠蒲向堪把。 家住水東西,浣紗明月下。 竹裏館 獨坐幽篁裏,彈琴複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辛夷塢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漆園 古人非傲吏,自闕經世務。 偶寄一微官,婆娑數株樹。 椒園 桂尊迎帝子,杜若贈佳人。 椒漿尊瑤席,欲下雲中君。 皇甫嶽雲溪雜題五首 鳥鳴澗 人間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蓮花塢 日日采蓮去,洲長多暮歸。 弄篙莫濺水,畏濕紅蓮衣。 上平田 朝耕上平田,暮耕上平田。 借問問津者,寧知沮溺賢? 萍池 春池深且廣,會待輕舟回。 靡靡綠萍合,垂楊掃複開。 送別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相思 紅豆生南國,秋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山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田園樂七首(選二) 山下孤煙遠村,天邊獨樹高原。 一瓢顏回陋巷,五柳先生對門。 桃紅複含宿雨,柳綠更帶春煙。 花落家僮未掃,鶯啼山客猶眠。 少年行四首 一 新豐美酒鬥十千,鹹陽遊俠多少年。 相逢意氣為君飲,係馬高樓垂柳邊。 二 出身仕漢羽林郎,初隨驃騎戰漁陽。 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 三 一身能擘兩雕弧,虜騎千重隻似無。 偏坐金鞍調白羽,紛紛射殺五單子。 四 漢家君臣歡宴終,高議雲台論戰功。 天子臨軒賜侯印,將軍佩出明光宮。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注:時年十七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渭城曲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送沈子福歸江東 楊柳渡頭行客稀,罟師蕩槳向臨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

江流天地外的下一句

下一句:山色有無中。

【出處】《漢江臨泛 / 漢江臨眺》——唐代:王維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譯文】漢江流經楚塞又折入三湘,西起荊門往東與九江相通。江水滔滔遠去,好像一直湧流到天地之外,兩岸山色時隱時現,若有若無。擴展資料

1、《漢江臨泛 / 漢江臨眺》創作背景

公元740年(唐玄宗開元二十八年),時任殿中侍禦史的王維,因公務去南方,途徑襄陽。此詩是詩人在襄陽城欣賞漢江景色時所作。

2、《漢江臨泛 / 漢江臨眺》鑒賞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以山光水色作為畫幅的遠景。漢江滔滔遠去,好像一直湧流到天地之外去了,兩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時隱時現,若有若無。

前句寫出江水的流長邈遠,後句又以蒼茫山色烘托出江勢的浩瀚空闊。詩人著墨極淡,卻給人以偉麗新奇之感,其效果遠勝於重彩濃抹的油畫和色調濃麗的水彩。而其“勝”,就在於畫麵的氣韻生動。

文章到此結束,如果本次分享的倚杖柴門外的下一句的問題解決了您的問題,那麼我們由衷的感到高興!